您的位置:首頁

警惕:不良姿勢引發低血壓!

血壓是促進大腦血液流動的主要力量。血壓太低時,大腦的血流就會變慢、減少而引起腦缺血。有不少研究發現,姿勢性低血壓是引發腦缺血以及使腦缺血惡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瞭解原因和預防是很重要的。所謂姿勢低血壓,狹義來講,是指當一個人由平躺姿勢改為坐立或站立時,血壓會下降的現象。當這種姿勢的改變很快時,血壓的下降可能會很快、很厲害,使大腦血流劇減。若廣義來講,一個人坐久休息或站久不動之後,血壓可能會慢慢下降,使大腦的血液漸漸往下流向身體和四肢。以下幾點應注意的事項:

所有的動作都應該“慢慢來”,尤其是從躺著坐起來時,或是坐著休息久後站起來時。以半夜上廁所為例,不可從床上很快站起來直接走到廁所。應先慢慢地坐起來,在床邊坐一下後,再慢慢地站起來走到廁所。上完大小號之後,血壓都會較降低一些,因此最好馬上再躺下來。

蹲著(或坐很低)要站起來時,很容易發生,需特別小心。

吃太飽後坐著休息太久,也容易發生低血壓。此時,頭部高處的血液容易往下流到腹部的胃和腸,以進行食物的消化作用。

泡溫泉或泡熱水澡,都會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如果有流汗較多,血壓會降更多。因此,泡溫泉、泡熱水澡最好不要泡太熱、泡太久。泡完要站起來時,必須很慢、很小心。同樣道理,天氣熱、流汗多後血壓也會下降。因此,應避免夏天做戶外運動後,在太陽下持續站著。

拉肚子、嘔吐、流汗多或其他任何原因使鹽分及水份不足時,血壓會偏低,也容易發生。此時,最好躺下來,不要站著或坐太久,應儘快設法補充鹽分和水份。拉肚子、嘔吐等部份,應儘快就醫。

心臟功能不好時,心臟的反應能力、速度會變差、較慢。因此,有心臟病的人也較容易發生,動作上要特別小心,不可太快。

沒有高血壓症的人,不可長期避吃鹽分,否則血壓會偏低,也容易發生。有高血壓症的人,則不可隨意多吃降血壓藥,也應避免同時吃降血壓藥和會降血壓的食物如葡萄柚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