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什麼是心理健康,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談到心理健康,很多人往往會先聯想到精神疾病。但事實上,“心理健康”並不等同於“精神疾病”。但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心理衛生的服務,都比較關注在預防精神狀況,而比較忽略心理健康。根據衛生組織的解釋,心理健康並非只是“沒有精神疾病”,而是一種“個人能夠清楚瞭解自己的潛力所在,能夠因應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能夠活得精彩豐”的狀態。

心理健康定義:

1.是一種活得快樂、有創造力且不會拖累他人的能力。

2.是讓人們成長、發展的狀態。

3.心理健康是和諧的狀態,在人們的價值觀、興趣,或是對於事情的態度、行為間達到平衡。

4.瞭解自己的潛能並試著去發揮的能力。

5.在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的分野上,有人認為“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其實是光譜的兩端,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光譜上的一個點,端看這個點位處在光譜上的哪個位置。

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1.至少有一項自己喜歡從事並確實能進行的運動項目,提升活力。

2.有物件可以讓自己傾訴:可以是朋友、家人,或是心理諮詢專線也可。

3.學習新事物:不論是學習新的技能、語言或是興趣等,學習新事物有助於提升自信,也可增進新的人際關係。

4.給自己彈性空間:過高的自我要求或追求完美,或者把行程或工作塞滿等,可能會讓自己喘不過去來;放慢腳步,甚至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下一次的表現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