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健康養生:瞭解亞健康 拒絕被忽悠

在我國,有一個很火的詞叫做“亞健康”。近日,國內有專家提出,一直以來,不管中醫西醫,正規的醫學界都沒有亞健康這個說法亞健康這一概念在主流學界反響也甚少。專家表示,在醫學界、正規的學術文獻和正規的宣傳上是不會提亞健康的,因為亞健康根本無法診斷,按照亞健康的標準,難道輕的病就不是病了?

【世衛組織對健康的定義】

“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根據這個定義,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稱為“完全健康狀態”。健康如同數學上的“極限”,人類個體只可無限趨近,卻無法達到絕對健康值。所以,在醫學實踐中,只要身心各項指標正常的人,就被認為是健康人。如果被檢查出病症,則被認為進入了疾病狀態。

【亞健康是中國人的“發明”】

上世紀80年代,前蘇聯學者N·布赫曼提出在疾病與健康之間存在一種“第三狀態”。他認為,生活中有許多人存在著一種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間狀態。到90年代中期,青島中醫教授王育學受此啟發,提出“亞健康”概念,隨著十幾年的宣傳,亞健康深入人心,婦孺皆知。

【亞健康是商家們刻意營造宣傳出來的】

專家們一致認為,亞健康的概念更多是販賣保健品的商家刻意營造宣傳出來的。亞健康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描述的所有症狀幾乎每個人都有,把有這些症狀的人從正常人群中劃分了出來,告訴你這是亞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話可能會導致嚇人的後果,在這種“威逼”後,告訴你重視得早就能治好,這是利誘。反正保健品也不是藥,那些症狀又如此模糊,即使吃下後沒療效,顧客也難拿商家如何。

【亞健康就是病??】

在所謂“亞健康”概念中,包含“精神緊張、身體不適、負擔過重、渾身乏力、容易疲倦、失眠多夢、健忘、頭暈等。在中醫看來,有些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比如,人老了,眼睛就會遠視,這是因為老人反應變慢,東西離得遠,就能遠離一些未知的危險。

大部分亞健康“患者”屬於“已病”狀態。如果一直感到疲勞不舒服,其實說明生活方式不正確,或者是已經處於疾病的狀態了,比如肝病就會造成疲勞。此外,還有很多人患有焦慮、抑鬱而不自知,都把其歸位元亞健康,這是錯誤的。

【亞健康與治“未病”相去甚遠】

很多人都認為亞健康源于中醫,與治未病是一個概念。

對此,專家極不認可:“通俗說來,治未病是使人不生病,生小病,或使病情不惡化,康復過程中不復發,就像消防栓,是防火不是滅火。與亞健康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治未病更看重的是根據不同人,不同體質,不同症狀來調理治療,與亞健康泛泛而談,什麼都包容相去甚遠。

因此,身體若出現了不適,應該去就診治療或者改變生活方式,而不是繼續拿著亞健康的概念自己忽悠自己。而且,只要平時注意不要過度透支自己的健康,一般身體都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那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進行一日三餐的基本保健,讓你擺脫所謂的“亞健康”。

【一日三餐的健康吃法】

1、人體生物鐘與一日三餐

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個時間段內,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這說明人在什麼時候最想吃飯是由生物鐘控制的。

2、消化系統與一日三餐

固體食物在咀嚼之後,從食道到胃需要30—60秒,而在胃中需要停留4個小時才能到達腸。因此,一日三餐,間隔4—5個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3、大腦與一日三餐

大腦每天占人體耗能的比重很大,且腦能源供應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約需要110—145克。而肝臟每頓飯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因此一日三餐,肝臟即可為人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

①早餐,一天能量起點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以使人長壽。早餐主要是吃好,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人經過——夜的睡眠,前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基本已經耗完,早上要及時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的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而專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個人早晨起床後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會增高,而且流動緩慢,天長日久就會導致心臟病的發作。因此,合理地吃早餐是很必要的。

理想的早餐要包含三個要素:就餐時間、營養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說來,起床後活動30分鐘再吃早餐最為適宜。早餐重在品質,而不只是數量,主食一般應該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包子等,還要適當補充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漿、牛奶、雞蛋等。

②午餐,補充營養飲食

通常上午是腦力勞動高度集中的階段,思維活動過程加強,細胞內物質消耗增多,新陳代謝也就加快。大腦對各種營養需求增大,因此午餐應增加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磷脂和維生素等營養素的供給量。

理想的午餐:午餐的主食應該在150—200克左右,副食應在240-360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可以按照科學的配餐原則挑選幾種,互相搭配食用。但是,午餐要吃飽,而不是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飽即可。

③晚餐,接近睡眠須吃少

對一般家庭來說,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大家相聚共用天倫的一餐,一般這一餐都非常豐富,這種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違背。因此,晚餐的食物選擇上大致和中餐類似,不過主食和副食應該適量減少,最好選擇富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注意:晚餐儘量在晚上八點前完成,八點後任何食物對身體來說都屬於不良食物。晚餐千萬不要吃得太多,尤其是不可吃宵夜因為一頓豐盛的晚餐會延長消化時間,導致夜裡仍然興奮,而影響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