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報復心理 教育孩子該怎麼處理

隨著現代家庭孩子越來越少,家庭教育方式也在不停地轉變,以前很多家長都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人禮讓他們,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因為小皇帝和小公主的出現,自家孩子禮讓就挨打,令很父母們心痛不已,所以爸爸媽媽們不得不告訴孩子:“人家打你,你就打回去!”可這樣子的教育方式行得通嗎?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為何過時

對於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來說,父母教育孩子多用:“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遇到問題找老師。那時的孩子家教都很嚴格,亂打人的孩子自然也就不多見,可現在隨著獨生子女大軍的長大後結婚生子,家裡一群人也就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就不一樣了,不少小皇帝小公主就出現了。自家的孩子如果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那可真要吃虧了。

♢ 不能主動攻擊別人,但遇事別害怕

不同年代自然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大可告訴孩子,平時不要主動去攻擊別人,如果事情是由你自己挑起的,挨打了那是你自己的事,回來還要受懲罰。如果事情不是你挑起的,遇事就不要害怕。如果同學要欺負你,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在沒有人的地方,抬頭挺胸大步向前,不要低頭害怕,沒有什麼好害怕的,自己不要先被嚇住,如果你有膽量,有勇氣,有正義,想欺負你的人就不敢欺負你了。

♢ 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自家的孩子,父母不能鼓勵孩子用“以牙還牙”的方式解決問題,但一定要告訴孩子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如果你連自己都保護不好,那將來離開父母之的如何獨立生活。保護自己可分很多方面,日常生活之中的保護,友誼之中的保護,遇到問題時如何保護,這些都需要父母多花一點時間告訴孩子。孩子可以有正義感,可以助人為樂,但一定不能衝動,更不能動手解決問題。如果別人對你動手,你也要正當防衛。很多孩子都有被人欺負過,原因是他們膽小怕事,不敢跟老師說,也不敢反抗,就只能是任人欺負了。學會保護自己,才能不受欺負。

♢ 幫孩子建立陽光健康的心態

有些孩子吃了虧他們可能不跟父母說,一直放在心裡,然後伺機報復欺負他們的人。這樣子是最可怕的,因為孩子太小,如果有這樣子的心機,他日還不知道會出什麼樣子的狀況。父母要從小告訴孩子,遇事要冷靜,不要衝動,培養孩子陽光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