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細菌是怎麼侵入我們身體的?

在疾病的流行期經常會引起很大的關注,而最常被提起的是如何預防及防護,最基本的防護措施包括口罩、洗手、減少出入大眾場所及增強免疫力等,那麼細菌是怎麼侵入我們身體的呢?

1.飛沫傳染:是由咳嗽或者打噴嚏,而把病菌散播出來,此微小的病菌不能肉眼看見,通常附著在口沫當中,而此口沫的顆粒較大,是可以讓我們看得見的,此口沫的顆粒不易透過口罩的孔洞,因此戴口罩可以有防護力。另一方面是病患所噴出的飛沫會有一定的距離,通常約1-2公尺左右,而它所涉及的範圍包括桌子、電話、電腦等,只要這個口沫液揮發之後,此微小的病菌就會附著其上,最長可生存72小時,這時若有人去接觸這些被污染的東西時,此病菌就容易黏附在手上,記著被污染的手碰觸口鼻而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勤加洗手在此就顯得相當重要,就像目前正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一直強調勤洗手比戴口罩重要就是其中一例,因為它是由於飛沫傳染的。

2.空氣傳染:所謂空氣傳染是病菌存在於空氣當中,也可說是一種隱形的殺手例如肺結核及退伍軍人症等,只要有吸入此病菌或本身抵抗力較弱者就容易引發感染。可以比喻成此病菌帶有一雙翅膀飛揚在空氣中,碰到了適當的宿主就容易飛進它的呼吸道而引發疾病。,所以平時要注意空氣的清潔度,避免去一些污染區逗留。

3.接觸傳染:此種傳染方式與第一種的飛沫傳染有關,除了接觸病患所噴出的口沫病菌之外,直接與病患有密切接觸也是容易受感染原因之一,因此避免密切接觸及減少出入大眾場所就更顯得重要。要預防疾病的感染除了注意傳染途徑之外,如何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也相當重要,應由均衡的飲食及運動各方面去努力,而減少公共場所的出入也是避免疾病上身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