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常吃動物肝臟當心引發中毒

動物肝臟,如豬肝、雞蛋等,都含有豐富的鐵質,是利於補血的佳品。在平時的飲食中,各種動物的肝臟也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甚至有的人就是喜歡吃肝臟之類的東西,而有的貧血患者,會將動物肝臟作為自己的補血救星。而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吃肝臟的人,可能是會中毒的。這可不是危言聳聽,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肝臟與腎臟是動物體內的重要解毒器官。人體食用的包括食物、藥物等都會通過消化進入血液,再由血液運送到肝臟進行進一步分解代謝,直至將可能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轉換為無害物質或小分子易溶性物質,最終排出體外。肝臟解毒的生化方式很多,包括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分解有毒物質,常見的肝臟分解酒精就是這樣的過程;還有使用酶進行水解或結合的方式,如將服用的藥物中含有的普魯卡因、普魯卡因醯胺等水解。正常情況下,健康的肝臟會將有毒物質全部分解並通過腎臟送出體外,自己本身並不會囤積有毒物質,人的肝臟如此,其他動物的肝臟亦然。

當肝臟出現病變時會失去其解毒和代謝能力,有毒物質就會囤積於肝臟,如果人進食了這種病變的動物肝臟,那麼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質就會進入人體損傷健康。在消費者無法保證動物餵養的飼料、飲用水安全問題的時候,如果動物在餵養過程中攝入過多重金屬類物質並超過肝臟的代謝能力,肝臟中也有可能囤積重金屬物質,攝入這樣的肝臟也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傷。因此,吃肝臟會"中毒"的說法並非完全沒有依據。

因此大家在日常的飲食中,就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對於喜歡吃動物內臟的人而言,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不要頻繁食用,避免中毒。也希望通過上述的介紹,能夠幫助大家,更加注意自己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