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人到中年必須嚴防“恐老症”

稍微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很多人都會對衰老問題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並且成日胡思亂想,其實這是比較典型的恐老症。恐老症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調理,也是會影響到心理健康的。所以中年人群必須對恐老症進行積極的心理預防。下面,就來看看應該如何預防恐老症?

“恐老症”,是心理老化的表現,有的人剛步入中年,就陡然覺得“老了”,年輕時的興趣和愛好逐漸淡漠了,社交活動減少,不想參加集體活動;有的人不想做艱苦的拼搏和探索,沒有了進取精神;有的人則把業餘時間全消耗在搓麻將、打撲克或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上;還有的人過早地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下一代,對自己完全喪失了信心。這些人的一個共同心態就是覺得人老了,這輩子沒指望了,把自己列入老年人隊伍裡,使本應輝煌壯麗的中年變得暗淡無光,精神世界變得空虛與恐懼,加速了生理上的衰老,這是“恐老症”帶來的不良後果。

中年人自稱“老了”是沒有道理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得了這種“恐老症”,無疑是自我折磨,磨損了意志,磨蝕了肌體,也磨掉了自強能力。

人到中年要防止“恐老症”,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學習新東西,防止安於現狀。尤其在當今充滿生機和競爭的社會中,應努力防止退化和灰心,要積極努力,拼搏向上,始終保持明快的心理和開朗的性格。

其實恐老症是心理老化的表現,尤其是步入中年之後,很多人這種心理會非常的明顯。可是我們都知道,人的衰老是不能控制的,只有從自身的心理上去調節,做到人老心不老,才能避免恐老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