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上網“看病” 最糟糕的醫生是自己

生了病該怎麼辦?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去醫院。然而隨著網路的普及,看病也有了新途徑。眼下,“網上看病”被不少年輕人青睞。感覺哪裡不舒服,打開電腦搜尋引擎,把大概的症狀一輸入,便可知道患了什麼病,之後再根據網上給出的藥方直接到藥店買藥,如此一來,既省時又省錢。不過醫生提醒,患者的體質不同決定著治療方案給人體帶來的反應也會不同,“網上看病”容易發生誤診,市民需謹慎選擇。

“網上看病”受年輕人歡迎

今年24歲的周小姐在海口一家翻譯公司工作,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大多數時間都泡在網上。前幾天,突然感覺身體不適的她沒有立即選擇去醫院,而是選擇打開電腦上網看病。“只要不是大病,我一般都不會去醫院的,打開搜尋引擎把自己的症狀輸入進去,然後根據搜索的結果就可以判斷自己的病情,之後再在百度上搜出治療的藥方即可。”周小姐得意地告訴記者,自己平時也只是患一些頭疼發燒的小病,沒有必要非得去醫院排隊掛號,既省時又省錢。

無獨有偶。市民淩先生也熱衷“網上看病”。“工作太忙,連雙休日都沒有,平時感覺身上有點不舒服,直接上網一查,去診所買點藥就行了。”淩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對網上的搜索結果不滿意,還可登陸一些網上醫院的專家解答區進行諮詢。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圖方便”是不少年輕人選擇“網上看病”的主因。市民何小姐告訴記者,自己或家人去醫院看病前,都會先上網查一下相關資訊,很多時候網友提供的意見和注意事項比醫生提醒的還要具體一些。而每次去醫院,由於病人多、時間緊的關係,醫生只簡單地瞭解一下病情,便開藥方,“事先做一些準備工作也方便跟醫生交流。”何小姐說道。

“網上看病”易落推銷陷阱

足不出戶就能看病?帶著這一疑問,記者隨即展開調查。

記者打開百度,輸入了關鍵字“頭暈眼花”,馬上就找到相關網頁378萬篇,其中有介紹“頭暈耳鳴”症狀的,也有各醫療健康網站的廣告,還有醫生線上免費解答的。

記者隨機打開了一個名為“有問必答健康網”的網站,一進去就不時彈出“眾多醫生24小時線上,10分鐘內即有醫生解答”的字樣。針對記者提出的“頭暈耳鳴”問題,一位來自遼寧錦州的柴醫師做出了建議:需要檢查頸椎,並使用活血藥物調節,平時注意多運動,調補血氣等。緊跟著下面的專業會員交流區內還有網友提供的專治頭暈的各種方法。

隨後,記者在網上隨意輸入一些病症的關鍵字,就能搜索出一大堆帖子。從一般的感冒發燒,到癌症腫瘤等疑難雜症,應有盡有。在調查過程中,記者打開一些醫療服務的網址發現,許多保健品廣告撲面而來,市民一不留心,便會掉入保健品推銷的陷阱。

提醒:“網上看病”不可靠

對於“網上看病”這一方式,一位元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醫生表示,自己在從醫的過程中,也遇到過患者在網上看病效果不佳,又來醫院治療的例子。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從網上搬來的治療資訊只能作為參考,如果僅憑患者對病情的描述就做出診斷,很有可能發生誤診,並耽誤病情的治療。

該醫生表示,看病除了要做到望、聞、問、切,還要借助B超、心電圖等輔助手段進行檢查,簡單地憑症狀去判斷並不可靠。很多疾病從症狀來看大同小異,實際可能是不同的病因所致,而同一種藥物也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服用的劑量也是因人而異。因此,有病還是應該儘早去正規的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