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正確食用荔枝,避免身體的不適!

荔枝是一種非常好吃又有營養的蔬果,它在唐朝還有著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呢,那時只有宮廷的貴族們才能吃上。現在生活不斷的變好,那麼荔枝不在是貴族的們的水果了,已經成為廣大老百姓常常食用的水果了。可是生活中常有些人對荔枝有些不良的反應,吃的過量了就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如頭發暈、身上出汗、嘴巴乾渴等,嚴重的還會出現一些如血壓低、身上發冷,甚至又昏迷的情況。這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家可能很不解,今天小編就為大夥來解答這樣情況的原因。

一些人進食大量鮮荔枝後,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饑餓感等,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脈搏細數、血壓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這是由於大量進食鮮荔枝後,機體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低血糖反應。輕者口服糖開水即可恢復正常;重者應送醫院搶救。

荔枝雖然味美可口,但不易讓小兒多吃。吃荔枝過多容易發生“荔枝病”。“荔枝病”在開始時,症狀為飯量大減,次日清晨突然面色蒼白,手腳冰涼、出大汗。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出現神志昏迷、抽筋、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這是因為荔枝肉吃得太多,可能直接引起血糖下降,還會導致肝脂肪變性;另外,由於多吃了荔枝,正餐會相應減少,這更加劇了低血糖的發生。一旦發生“荔枝病”,可立即口服較大量的高濃度葡萄糖水(也可用食糖替代),然後送往醫院救治。

在“荔枝病”恢復階段,除了保證足量的碳水化合物(米麵類)外,還應在飲食中增加動物性蛋白質,比如:雞、鴨、魚、肉、蛋等,如果是嬰幼兒,還可選用營養成分較高的配方奶,以補充足夠的營養,並提高嬰幼兒免疫力。

專家教您正確食用荔枝的方法

在吃荔枝前後適當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或者把新鮮荔枝去皮浸入淡鹽水中,放入冰櫃裡冰後食用。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虛火,還具有醒脾消滯的功效。

另外,用荔枝殼煎水喝,能解荔枝熱。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過300克,兒童一次不要超過5枚。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飯後半小時再食用。因進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要適量補充糖水,症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治療。

對荔枝過敏的人、糖尿病患者及陰虛火旺者要禁食或慎食荔枝。

看了上面的講解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有些人吃完荔枝後身體出現不適症狀的原因了。那麼,知道了原因,就好的好好的來避免,用正確的方法食用荔枝,一次不能大量的吃,一定要掌握度才行,這樣的才能吃得健康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