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神經衰弱的症狀及緩解方法

相信成年人裡,發生神經衰弱的不再少數,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神經衰弱,因此就容易忽視了神經衰弱的狀況。要知道,長此以往,雖然不一定能有什麼疾病,但是會嚴重降低人的生活品質,讓人的幸福度降低,所以,還是要瞭解神經衰弱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緩解。接下來小編就為你分享一些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幫助作用,來看吧!

有學者認為神經衰弱者的疲乏是有選擇性的,即對有興趣的情緒體驗不易疲乏,而對無興趣或潛意識中有抵觸情緒者則容易疲乏,這是其特點。主要臨床表現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1.衰弱症狀這是本病常有的基本症狀。

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肢體無力,困倦思睡;特別是工作稍久,即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難,工作效率顯著減退,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復其疲勞感。很多患者訴述做事丟三落四,說話常常說錯,記不起剛經歷過的事。

2.興奮症狀

患者在閱讀書報或收看電視等活動時精神容易興奮,不由自主地回憶和聯想增多;患者對指向性思維感到吃力,而缺乏指向的思維卻很活躍,控制不住;這種現象在入睡前尤其明顯,使患者深感苦惱。有的患者還對聲光敏感。

3.情緒症狀主要表現為容易煩惱和容易激惹。

煩惱的內容往往涉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感到困難重重,無法解決。另一方面則自製力減弱,遇事容易激動;或煩躁易怒,對家裡的人發脾氣,事後又感到後悔;或易於傷感、落淚。

約1/4的患者有焦慮情緒,對所患疾病產生疑慮,擔心和緊張不安;例如,患者可因心悸、脈快而懷疑自己患了心臟病;或因腹脹,厭食而擔心患了胃癌;或因治療效果不佳而認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

這種疑病心理,可加重患者焦慮和緊張情緒,形成惡性循環。另有約4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短暫的、輕度抑鬱心境,以Hamilton抑鬱量表評分,常在10分以下。可有自責,但一般都沒有自殺意念或企圖。有的患者存在怨恨情緒,把疾病的起因歸咎於他人。

4.緊張性疼痛

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則訴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5.睡眠障礙最常見的是入睡困難、輾轉難眠,以致心情煩躁,更難入睡。

其次是訴述多夢、易驚醒,或感到睡眠很淺,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還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後疲乏不解,仍然困倦;或感到白天思睡,上床睡覺又覺腦子興奮,難以成眠,表現為睡眠節律的紊亂。

有的患者雖已酣然入睡,鼾聲大作,但醒後堅決否認已經睡了,缺乏真實的睡眠感。這類患者為失眠而擔心、苦惱,往往超過了睡眠障礙本身帶來的痛苦,反映了患者對睡眠的焦慮心境。

6.其他心理生理障礙

較常見的如:頭昏、眼花、耳鳴、心悸、心慌、氣短、胸悶、腹脹、消化不良、尿頻、多汗、陽痿、早洩或月經紊亂等。這類症狀雖缺乏特異性,也常見於焦慮障礙、抑鬱症或軀體化障礙,但可成為本病患者求治的主訴,使神經衰弱的基本症狀掩蓋起來。

隨著社會的前進、經濟的發展、生活品質的提高,生活在現在的人們卻面臨著更多的壓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人常感到壓抑、怨恨、委屈、悲觀等負性情感而誘發神經衰弱。下面由家庭醫生線上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做到的措施。

家庭治療

⒈改善環境,減少刺激: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緊張刺激。要避免長期緊張而繁重的工作,注意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必要時可減輕學習或工作量。待疾病緩解後,再恢復原來的學習和工作。

⒉學會放鬆自己,放鬆身心:當你感到疲乏和心煩時,暫時放下工作,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例如,當電話鈴響,先做個深呼吸,再接聽。向窗外眺望,讓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得到鬆弛,可以暫時排解工作上面臨的壓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動,暫時避開低潮的工作氣氛。

⒊腳部按摩:躺在床上時應儘量放鬆自己。可以聽聽抒情音樂放鬆自己,並想像自己隨著音樂漂浮。成功地入睡的關鍵在於減少你的注意力,避免過分壓迫自己。深呼吸、伸展肌肉(體操)、瑜伽術可能有幫助。引導式呼吸法和漸進式鬆弛法對失眠很有幫助。另外可用運動按摩輪,睡覺前可用於腳部按摩,針對足底和足側產生按摩效果,緩解神經衰弱和失眠疲勞。

⒋按摩肌肉:大部分人在處於壓力時,會發生某部位肌肉緊繃的現象。緩解肌肉緊繃的方法之——是找出受害的肌肉——通常是頸背肌肉及上半部背肌,然後用手掌按壓它們。

⒌對症治療:只有消除發生疾病的原因及性格缺陷,才能避免復發,根治疾病。要勞逸結合,生命要有規律、有節制。避免和減輕精神壓力,有意識地鍛煉心理承受能力。

以上就是神經出現衰弱症狀的相關常識,建議大家可以比照自身,看看自己有沒有可能是神經衰弱,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讓醫生幫助診斷。如果確定有神經衰弱,也不必過於焦慮,反倒會加重神經衰弱的情況,不如放鬆心情,自我調整,爭取恢復健康狀態。希望大家看了小編的分享後,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時也希望這篇文章對你的日常生活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