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養胃護胃的最佳時間!

現代生活、工作的壓力之大,使得我們每天的生活節奏變得很緊湊而且快速。正因為這樣快節奏的生活,我們在飲食、休息等等諸多的日常生活上沒有規律,影響著我們的身體的健康。其中飲食不當,時間不規律使很多的人都患有胃部的疾病,要想使我們身體胃部健康,那麼平時生活的保養是離不開的。可是提起胃部的保養,大家可能都是覺得在飲食上好好的調節,常吃養胃、容易消化的食物就行,其實吃了飲食的選擇以外,時間也是很重要的,有了正確時間的安排,養胃作用更大。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吧!

7:00喝杯溫開水

可以濕潤口腔、食管、胃黏膜,沖刷附著於黏膜的黏液和膽汁,促進胃腸蠕動,為進餐做好準備。還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但不宜過多飲水,約100毫升即可,以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不宜喝涼水,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還可以練習叩齒100下,或者張嘴、舌尖抵住前齶(上牙堂前部),有助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的澱粉酶可助消化。

7:30早餐不能省

研究表明,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還易導致低血糖、記憶力下降,增加膽結石患病風險。一份好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過快,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持續20~30分鐘。

10:00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簡單的肢體放鬆運動,有助於早餐消化。順便喝點水或吃點水果,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稀釋血液、促進血液迴圈和代謝廢物排出。

11:30午餐補蛋白

午餐應注意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瘦肉、魚類、豆製品。冬季午飯前可以喝點湯,因為在食物比較幹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量的湯水有益於消化和吸收。飽餐後宜站立一會兒,不要坐臥或下蹲、彎腰,以免腹壓過高誘發胃食管反流。餐後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痙攣痛。

13:00打盹兒助消化

如果有時間最好能美美地睡個午覺,只要半個小時,就能讓大腦得到休息,多分些迴圈中的血液去供應胃腸道,以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但最好別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壓迫腹部,造成胃腸脹氣。

17:30晚餐宜清淡

進食量以七分飽為好,並注意補充雜糧和新鮮蔬菜。因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迴圈都比白天慢,胃腸運動也會減慢,如果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緩慢,不但易導致消化不良、肥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雜糧和蔬菜不但可預防高血脂,還可以增加維生素攝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

19:00散步防受寒

飯後儘量不要躺著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運動,但應注意,餐後半小時內最好別做劇烈運動。此外,由於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週邊包裹,容易受涼。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鍛煉身體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運動時護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體質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

看了上面的養胃護胃的時間安排,是不是很合理的的呀!在生活中,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胃部的健康,按照上面介紹的科學合理的時間安排來好好的保護胃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