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對養生的正確看法

所謂養生,在我看來其實是和我們的日常飲食是分不開的。換句話說,就是控制食物的品質、數量等,而且同時還有避免攝取有害的食物,這就是養生。除此之外,飯後散步也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並不是這樣就可以說是養生了。養生,這個詞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它也不是一句兩句就可以說完的。很多人對養身都只是大概的瞭解,甚至對養生有錯誤的理解。

許多人說“年輕就是本錢,養生等到年老時再考慮吧!”這個思路是對的嗎?

不,這樣想是不對的。因為養生是為了促進健康,已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不能因為年輕,而掉以輕心。對於年輕人來說,養生主要在於自身,但又須父母的指導和關懷。第一,這個時期的特點是身心迅速生長,智力、體力大增,生殖力也日漸成熟,這是精神與形體變化最顯著的時期。第二,精神方面應對他們和藹、關懷,指導其明事理、辨善惡,如果失教,就會導致性格孤僻、行為怪誕,甚至還有可能走上歧路;第三,身體方面要宣導雜食不偏、生活自理、手腳勤快,要充分保證他們的成長發育的營養需要,避免發育遲緩、發育不良等;除此之外,必須注意讓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及社會公益活動,急公好義,避免因過分溺愛而養成其所求必得,從不顧及他人的惡習。

所以,養生對於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年輕就是本錢,養生等到年老時再考慮吧!”此觀點錯誤。

有很多的忙碌者會這樣想,“有空的時候養養生,反正不會有害處。”這種想法也是錯的。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但保命保錯了的話,不但沒有賺到反而會虧本。其實,養生也有忌諱的: 一、老了才養 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二、病了才治 許多人不病不查體,病了才看醫生。其實,養生應以預防為主,平時應定期檢查,定時保養。三、餓了才吃 許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時就餐,理由是不餓。四、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才飲水,是許多人的習慣。事實上,水對人體代謝的作用比食物還重要。 五、急了才排 許多人沒有定時排便的習慣,甚至有便不解,寧願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六、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七、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許多人的習慣。 八、胖了才減 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現在,許多人不加節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隨處可見,一胖就易病。

所以我們不能夠認為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當我們調理的好養生的時候,這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當我們調理不好的時候,這就會傷害我們的身體。總而言之,無論我們到了什麼時期,我們都需要養生,並且,我們要認真的對待養生,不可隨意敷衍了事,不然這對我們有害的。所以養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莊子·養生主》:“保養身體養生之道得養生焉。”所謂生,生長之意;所謂養,補養之意.養生之道,養出我們的健康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