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如何防治最有效

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是會有流口水的狀況發生的,而對於這種狀況很很多人都是不在意的,然而其實這也可能是某種疾病引起的。那麼不同的人群睡覺流口水都是怎麼回事呢?又該怎麼辦?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睡覺流口水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一、口腔衛生不良

口腔裡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口腔內的炎症也會促進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細菌感染,疼痛明顯,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藥促進潰瘍癒合,流口水的情形會自動消失。

二、前牙畸形

這可能由於遺傳因素造成後天不良習慣,如啃指甲、吐舌、咬鉛筆頭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覺流口水。

三、神經調節障礙

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一些神經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也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

四、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

像趴在桌子上睡、側臥位睡覺,都容易引起流口水。

五、 全身性疾病

除了口腔問題外,還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覺時流口水。

六、藥物的副作用

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選擇藥物時需要注意。

睡覺流口水,可能是脾虛,或睡覺姿勢不對

有些人深受“晚上睡覺流口水”的困擾,早上起床總發現枕頭濕濕的,這個小毛病看起來似乎只是個人習慣問題,且難以糾正。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由脾虛導致的呢?

口水也稱口津、涎,是指唾液中比較清稀的部分。中醫認為,涎由脾氣化生並傳輸分散,故有“脾在液為涎”之說。在脾氣充足的情況下,脾的“固攝”功能和涎液的化生正常,故涎液能正常傳輸,幫助吞咽及消化,但不會溢出口腔。但在脾虛的情況下,脾的“固攝”功能失調,涎液不能正常傳輸,從而發生“流口水”的現象。因此,想要克服睡覺流口水的毛病,不妨考慮由脾虛入手,請醫生辨證治療。

睡覺流口水是什麼原因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有些小病,如果我們大家不夠重視的話就很有可能要你的命。就拿我們平時睡覺的時候流口水來說吧,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相信很多的人對於這樣的問題都不是很瞭解,有的人是認為我們平時不注意衛生,特別是口腔的衛生,其實是沒那麼簡單的。它可能是神經調節出現了障礙。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流口水的現象是很正常的,但是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睡覺經常會流口水是怎麼回事呢,相信大家都不能夠給出合理的答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大家要注意這樣的現象。

所謂“口水”就是唾液。人體口腔內有很多腺體,例如舌下腺、頜下腺、唾液腺、腮腺等,其中唾液腺日夜不停地分泌大量唾液,並通過細小管道直接放到口腔中去。

睡覺流口水可能是以下因素所致:一是口腔衛生不良。如果牙縫和牙面上有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積存,容易引起細菌在口腔裡繁殖,從而刺激唾液分泌,造成睡覺流口水。

一般說來,3~4個月的嬰兒由於飲食中逐漸補充了含澱粉的食物,所以口水的分泌量就大大增加。但是,此時寶寶之吞咽口水的功能尚未健全,口腔較表淺,閉唇與吞咽動作也不協調,所以口水便會往口外流。嬰兒到了7~8個月後,因為正在萌出的牙齒對口腔內神經的刺激,唾液大量分泌,這時流口水就會更多。寶寶逐漸長大之後,唾液分泌的調節功能和吞咽功能漸趨完善,流口水的現象就會消失。因此,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那麼,為何有些成年人睡眠時也流口水呢?這是因為患有神經官能症或其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疾患,副交感神經活動相對亢進,胃腸蠕動加強,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增加,加上入睡後吞咽動作有粘膜潰瘍、舌炎等疾患,由於慢性炎症的刺激,也可使唾液分泌增加。還有,睡眠時由於體位的關係,側身睡、頭偏向一側,也容易流口水。當然,這種情況的口水流量較少。

祖國醫學認為成年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常見於脾胃運動功能減弱、水濕停留、脾胃濕熱或胃裡存食下降、胃熱上蒸,即所謂的“胃不和則臥不安”。

成年人流口水怎麼辦呢?首先你不要有精神負擔,先到正規醫院去檢查,要針對流口水的原發疾病予以治療,例如神經官能症、口腔炎症等;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後不要立即就寢,晚飯不要吃得過多或過多食用油膩、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第三,養成飯後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減少口腔內炎症的發生。另外,睡前也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過度用腦。

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特別是我們成年人睡覺會出現流口水的現象要能夠及時的重視起來,有的人會說睡覺流口水的人到老了會得一些腦部的疾病,像是腦血雙,這並不是沒有根據的,睡覺流口水說明我們的神經系統出現了某方面的問題,要及時的去檢查。

中醫認為睡覺流口水是脾虛

專家介紹,中醫認為脾主肌肉開竅于口,成年人睡覺流口水與脾虛有關,即俗稱脾胃虛弱。脾虛運化失常,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肌肉彈力不足,容易鬆弛,因此睡著後,會張開口,形成口水外流。這種情況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胃運動功能減弱、水濕停留、脾胃濕熱或胃裡存食下降、胃熱上蒸所致,即所謂的“胃不和則臥不安”。

專家提醒,睡覺的時候愛流口水,可能是一些“小問題”引起的,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首先不要有精神負擔,先到正規醫院去檢查,針對流口水的原發疾病予以治療,例如神經官能症、口腔炎症等;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後不要立即就寢,晚飯不要吃得過多或過多食用油膩、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養成飯後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減少口腔內炎症的發生。

另外,睡前也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過度用腦。如果你經常睡眠流口水,最好多加注意身體,及時調補。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脾虛一般不會單一出現,或夾寒,或兼熱,或有氣滯之象等,所以一般沒有固定的方劑,最好不要自己選擇中藥調補,調理脾虛一定要請中醫師為你辯證清楚後,用藥才會見到效果,否則雖脾虛有所好轉,而其它症隨之而起,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