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山竹性涼 提高免疫降火又解毒

山竹被稱為“果中之後”,原產于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在東南亞地區如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栽培較多。

山竹果實大小如柿,果形扁圓,殼厚硬呈深紫色,由4片果蒂蓋頂,酷似柿樣。果殼甚厚,較不易損害果肉。

果皮又硬又實,用筷子敲之“梆梆”有聲,剝開其殼,便見七八瓣潔白晶瑩的果肉,酷似剝了皮的大蒜瓣兒,相互圍成一團。

山竹果肉雪白嫩軟,味清甜甘香,帶微酸性涼,潤滑可口,解去止渴,為熱帶果樹中珍品,有果後之稱。

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檸檬酸0.63%,還含有其它維生素B1,B2,C4和礦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因此,山竹不僅味美,而且還有降火的功效。

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山竹之所以被稱為“果中之後”和 “上帝之果”,除了本身味道甜美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古時東南亞醫藥中所擔當的角色。

傳統上,山竹被人用來控制發燒溫度及防止各種感染。

而研究表示,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蘊含豐富的Xanthone,不但具備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進免疫系統健康,令人身心舒暢,整個山竹都有用途,不過因為山竹性寒必免與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冬瓜荷葉湯等寒涼食物同吃,若不慎吃過量,得用紅糖煮薑茶解除。

再者山竹含糖分較高,因此肥胖者宜少吃,糖尿病者更應忌食。它亦含較高鉀質,故腎病及心臟病人應少吃。

山竹用來煲湯,可降火

做成降火消脂解毒山竹湯,對現在營養過剩而燥火重的青年人有很好的食療效果,一湯入口幾種小病就可消除。

而且,做降火消脂解毒山竹湯簡單易學,首先要選好山竹湯的配料:山竹一磅去殼、豬月展十兩、金銀花五錢、甘菊花三錢、金錢草三錢和蜜棗八粒。

然後呢,把金銀花、甘菊花、金錢草洗淨之後用袋入好,豬月展加山竹、蜜棗一起加水十二碗,煲上三小時,可以清熱、潤膚、解毒、用老火煲則可降低太寒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