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

很多人在做飯時,認為大蒜可以化解肉類物質中的有害成分。並且能夠轉化脂肪,以促進蛋白質的充分吸收。因此,在平時吃肉時最好要吃蒜。專家指出,其實這種說法是對大蒜功能的誤解。肉類物質中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及礦物質,但是大蒜並不能促進這些營養素消化。

不過,“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也並不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瘦肉還是我們獲取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而蒜可以提高肉中維生素B1的吸收率。維生素B1是最早被發現的B族維生素。它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係密切,一旦缺乏它,會令人情緒沮喪,思維遲鈍;嚴重缺乏時發生末梢神經炎,比如腳氣病,還會增加突發心臟病的風險。還有研究證明,補充維生素B1能改善產後抑鬱症。營養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對維生素B1的攝入越來越少。

值得注意的是,它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特別短,很容易隨著糞便排出體外。而大蒜裡面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當大蒜被碾碎之後,這兩種物質互相接觸,形成我們熟知的大蒜素。大蒜素能和肉中的維生素B1結合。這樣不但提高了維生素B1的吸收率,還使其溶于水的性質變為溶於脂的性質,從而延長了它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所以,更科學地講,“吃肉不吃蒜”意味著“維生素B1吸收少”。

大蒜除了促進維生素的吸收外,它本身還具有降血脂、抗癌等功效,平時,在吃肉的時候吃點蒜,還能降低肉的油膩程度,所以,在次建議大家,如果吃肉的時候,可以吃點蒜。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平時最好生吃大蒜,因為大蒜素一旦遇熱會很快會失去他應有的作用,如果大蒜太鹹也會是去他想要的效果。大蒜的辛辣對胃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患有胃潰瘍、急慢性胃炎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