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阿司匹林到底致癌還是防癌

近期,在網上一直流傳著一些流言:可導致癌症的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氯黴素”等。另外,網路上還有一種傳言,說阿司匹林可以防治癌症這種疾病。這種藥品到底是不是致癌藥物呢?對於長期以來一直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的患者,但是他們又應該要如何去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呢?

百年老藥有多種用途

早在1853年,藥物化學家就已經合成了乙醯水楊酸,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1898年德國化學家菲霍夫曼又進行了合成,並為他父親治療風濕關節炎,療效極好,於是將其介紹到臨床,並取名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在臨床已經應用上百年,至今仍然在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治療關節炎、抗血小板及抗血栓等領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與癌症關係尚無定論

來自英國、美國的研究者,經過大型的臨床試驗與調研後發現,阿司匹林如能正確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某些癌症的發病風險或延緩癌症的發展進程,如腸癌、食道癌、胃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例如,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稱,堅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消化系統癌症風險。不過研究人員同時強調,人們應在得到醫生同意後開始服藥,不能擅自用藥。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研究院的研究者發現,阿司匹林的服用時間越長,黑色素瘤發生風險就越低。服用一年的受試者風險降低11%,而服用1年至4年的受試者風險減少22%,若服用時間超過5年,則風險降低30%。

但是,也有研究者發現阿司匹林會導致癌症的發生。例如,美國波士頓卡爾瓦爾特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88000例患者的臨床研究得出結論,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將有可能導致胰腺癌。此前醫學界一直沒有發現任何能導致胰腺癌的物質。通過這次的實驗,科學家們可以確信,服用阿司匹林是導致胰腺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持中立意見,認為服用阿司匹林與癌症的發生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例如,有研究顯示,每隔一天服用阿司匹林加維生素E並未對黑色素瘤或其他癌症的發生率產生影響。

因此,關於阿司匹林與癌症的關係,眾說紛紜,目前還沒有定論,尚須進一步研究證實。

由醫生權衡利弊為患者做選擇

那麼,還該不該吃阿司匹林呢?

由於,這種藥物平時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醫生並不建議患者停止服用藥品。尤其是對那些已經身患疾病患者來說,有效的治療這類疾病遠遠要比防止癌症重要得多。是不是需要服用此藥,特別是長期服用此藥的患者,要由醫生為患者做出最佳的選擇。患者如果服用此藥時間過長,或者說是已經超過5年,那麼就應該定期去醫院監測消化道是不是有出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