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壽

知道人為什麼會怕癢嗎?

一直以來,人們常常將“疼”與“癢”聯繫在一起,譬如“無關痛癢”、“怕痛怕癢”等,也有說法曰,癢只是一種輕度的痛。無論科學與否,關於“疼”是沒啥好糾結的,而說到“癢”,寡人總覺得很神奇,而實際上,也沒有人把癢說清楚。本期,寡人就來糾結一下,人為什麼會怕癢?(PS:不涉及病理上的癢哦~)

兒時玩鬧,豆zi妹“對付”寡人的秘密武器就是——做撓癢狀。每出此招,寡人便會哈哈大笑無力抵抗,豆zi妹絕對的占上風!還別說來真的撓!而寡人反攻之,此招便形同虛設,絲毫不起作用。同樣的爹媽生,為嘛寡人怕癢而豆zi妹卻不怕?不過,寡人老家有句老話是“怕癢的人良心好!”SO,每次“慘敗”,寡人心裡還是很能平衡的,嘿嘿~~!當然,怕癢和良心有關可謂戲話,長大後的豆zi妹就是實證。但是,為什麼寡人怕癢而豆zi妹卻不怕?人為什麼會怕癢?怕癢與性格究竟有沒有關係?寡人請教Ms李。

何謂“癢”?

Ms李曰,癢——有兩種不同癢感,一種是像小蟲在皮膚上輕輕爬行,如搔手心、挖耳朵等,其中,腳底心最為敏感。另一種是由於外界在身體某一部位強烈抓撓而產生的,如上肢腋窩最易產生這種癢感。

癢,其實是人類逃避“侵犯”時的一種本能反應。因為皮膚中有癢的“感受器”,能把資訊攜帶給脊髓和大腦,當腦神經接受到這種癢的資訊時,便產生不自主的迅速反應動作。這種生理反映使我們警覺專門類型的威脅,這也是為何我們身體最易受傷害的部分,比如腳、胸和腋窩,也最怕癢的原因。

怕癢是為何?小腦在防範

怕癢,可謂是與生俱來的一種防禦機制,幾乎所有人的身上都有特別怕癢的地方,當被別人撓到腳心、腋窩等位置時,很多人都會因為覺得癢而大笑起來。但是,自己撓自己時,往往沒有什麼感覺,這是為什麼呢?不少鄉親們會有這樣的疑問。

因為腦部與怕癢有關的部位是小腦。小腦監控我們的一舉一動,但對其認為不具威脅性的活動,往往會忽視。譬如我們說話時不會察覺聲帶的振動,但是如有人觸摸我們的肩膀時,我們可能會嚇一跳。這種選擇性的知覺或許就是我們無法自已哈癢的原因。

不過,一般來說,我們的腋窩、腹股溝、腳底心等幾處對癢最敏感。原因是,這些地方都屬“非暴露區”,平時受到抓搔刺激的機會少,加上這些部位的皮膚感受器又比較豐富,兩相結合,所以對癢的感覺就敏銳多了。

怕癢是為何?兒時的缺失感

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在一歲之前,那些身體和皮膚按摩不足的嬰兒在成年後會比較怕癢。

因為小嬰兒離開安全舒適的母體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迫切需要被全方位地溫柔呵護和關注幫助度過這段適應期。如果在生命的初期,小嬰兒被擁抱和撫摸的不夠多,對他來說就是得到的愛、連接感和安全感不夠多。這樣對他來說就變成一種缺失感,待他長大後再怎麼彌補也是不足夠的(所以現在流行給嬰兒做撫觸,不但有助於安全感的建立,還能促進身體和大腦的發育)。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轉的,錯過也就錯過了,這樣那種對愛的渴望就會紮根於他的深層潛意識裡。

SO,就是說,若並非神經敏感度的差異,寡人怕癢而豆zi妹不怕癢的原因,還得問問寡人的娘?不管“嬰兒期沒有被足夠多地擁抱和撫摸”對怕癢反應有多大影響。至少,這個理論給鄉親們嘮叨的“怕癢的男人怕老婆”之說提供有力證據呐!不是麼?

寡人糾結的結果:

怕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防禦機制,幾乎所有人的身上都有特別怕癢的地方,俗稱的”癢癢肉”,怕癢說明那裡的神經很敏感,當然,也有上文講到的因素的作用。不過,新生兒可不怕癢,因為那時候的寶寶還沒有發育完全,根本不知道“癢”是怎麼回事。而據調查顯示,四歲左右的嬰兒最怕癢,感情豐富的人也比較怕癢。

知道人為什麼會怕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