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孩子過早使用筷子有什麼壞處

現在很多家長在很早的時候就讓孩子學習拿筷子,認為孩子拿好筷子之後就能夠好好的去吃飯,但是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讓孩子過多地使用筷子,有很多壞處,一般孩子在三歲前是不要使用筷子的,可以給孩子使用一些勺子,這樣的話孩子吃起來也是比較方便的,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看看孩子為什麼不能夠過早地使用筷子,如果過早地使用筷子和什麼樣的壞處?

心急的爸爸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很快的掌握很多生活技能,早日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聰明能幹。現在有很多父母認為,幼兒應從小養成使用筷子的習慣,而且越早越好,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而我們網站上的專家諮詢裡,也總會有些媽媽爸爸來問,孩子現在還不會用筷子,是不是太笨了?但是事實上,過早的使用筷子會有很多的不良後果。

其原因有幾個:

1、太小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

用筷子夾菜這一動作,需要牽動多個關節,有多塊肌肉參加。它不僅是5個手指的簡單屈伸動作,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加,完成這一動作是相當複雜的。如果孩子的年齡偏小,如2周歲左右,此時才剛剛開始學用勺子吃飯,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飯的動作。手動作的訓練雖然可以促進大腦發育,但也要以大腦發育至一定水準為前提,所以“越早越好”的“早”也應有一定的限度。而其他對孩子的智慧訓練也一樣,要遵循兒童大腦發育的客觀規律。

2、過早過激的教育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如果過早逼孩子用筷子,由於手的動作還未發育完好,不但學習起來困難,還可能會因為動作不協調把飯碗弄翻,飯菜弄撒。如果此時父母不夠耐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責駡孩子,甚至大打出手,反而弄巧成拙,挫傷孩子自己進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當然,在合適的時候讓孩子鍛煉用筷子,對孩子是有好處的。我們知道,使用筷子是手部的精細協調動作。大腦控制手活動的區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可見,手的功能訓練可促進大腦的發育。 據生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使用筷子時,牽動了手指、手掌、小臂、上臂、肩胛、手腕和後背等三十多個關節及五十多條肌肉活動;手的動作與其相關聯的關節、肌肉等的活動越多、越精細。手腦之間反復傳遞資訊就越頻繁,從而激發腦中樞和外周神經機能的改善和提高。

因為孩子太小的話,他們的大腦發育還是很不完善的,那麼如果這個時候開始學習筷子,對孩子的大腦也是一種傷害,所以兩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向孩子學習用勺子吃飯,就孩子把勺子給掌握好了,那我們在練習使用筷子的時候也並不是一種難題,所以家長們不要太著急。孩子使用筷子的時候是需要有一個過渡期的,到那個年齡段我們在教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