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應對寶寶牙痛的毛病將不再是難題

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尤其是剛剛出生的孩子,更是非常的嬌嫩。碰不得摔不得。對於這些孩子,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它也不會自己表達。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應該要留意這些孩子的表現,根據它們表露的症狀去判斷他們的舒服與否。我相信很多的時候,父母也經常會因為這樣的問題而感到煩惱。這裡我們羅列了寶寶牙痛的幾點表現。

1.流口水。在寶寶6~7個月大時,乳牙開始萌出,刺激三叉神經,增加了口水分泌量,加上寶寶口腔容量小,不會吞咽、調節口腔內的口水,就造成了流口水的現象。應對措施:要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用乾淨柔軟的手帕或紙巾及時擦掉口水。衣領、衣襟要勤換、勤洗。保護寶寶下頜、前胸的皮膚,可墊一塊乾淨的紗布或圍嘴等。

2.臉頰發紅或長紅色斑點。多數是由於唾液與面頰、下顎、頸部、胸部的皮膚接觸,導致出現微腫的紅色皮疹。應對措施:一旦發現寶寶流口水,要及時擦拭,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爽。勤換手帕,儘量少讓唾液和面頰部、胸部等皮膚接觸。

3.牙齦腫痛或癢。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長牙疼痛期,一般有牙痛、牙癢、愛啃咬東西等表現。因為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造成刺激,寶寶的牙齦便會產生這些不適。應對措施:媽媽洗淨自己的雙手,用一根手指輕輕地按摩寶寶的牙床,這對減輕疼痛非常有效。

4.愛哭鬧、脾氣壞。寶寶出牙時會表現得容易煩躁,也是正常現象。當然要首先排除寶寶是不是缺鈣,因為缺鈣也會出現易激惹、煩躁不安等症狀,最好帶寶寶到醫院查一下微量元素。應對措施:出牙期寶寶哭鬧、脾氣壞,家長要溫柔地安撫,多花些時間陪他玩耍,讓寶寶專注于遊戲中,以分散注意力,減輕不安。

其實,剛剛出生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是最可憐的,他們有不舒服的地方不能夠向父母表達,所以哭泣時他們表現自己不舒服的方式之一。正因為這樣,我們應該要更加地關注這些孩子。牙痛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牙痛的時候我們連平時愛吃的食物都吃不了,更別說正常吃飯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為自己和為我們的孩子做好牙齒清潔工作,這會降低牙痛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