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寶寶發燒時您遇到過哪些情況

每天寶寶發燒、感冒的時候,可急壞了寶爸和寶媽。而且有很多父母在情急之下會給寶寶吃感冒藥和退燒藥。其實實際上,現在有很多大醫院都已經不建議發現寶寶發燒感冒的時候立刻給寶寶吃藥或者打針了,比較理智的方法就是物理療法。不過,這一點說越來容易,做起來實現太難了。如今的寶媽和寶爸雖然年紀看越來沒那麼大,不過理論經驗確都非常豐富,可能是經常看書的原因吧。但是如果寶寶真的發燒了,也會亂陣腳,把以前學到的知識都會忘的一乾二淨,下面再來一看看寶寶發燒時常見的幾個誤區吧。

誤區1:治療發燒必須吃藥

發燒38度以下,如果寶寶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優先使用物理退燒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熱貼。

一般當寶寶在體溫達38.5℃以上時才考慮使用退燒藥,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多飲水,為避免胃腸刺激,宜在飯後服用。退熱藥治標不治本,可能掩蓋病情,應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不同的退熱藥最好不要隨意互相並用,退熱藥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數或增加劑量。用藥時間不要超過3天。

誤區2:如果不及時退燒,體溫會一直升高

寶寶發燒時爸媽們都會很緊張地給寶寶嘗試各種退燒方法,他們普遍認為如果不及時給寶寶退燒,寶寶的體溫會一直升高,繼而容易“燒壞腦”。其實,每個人的大腦內都有個“恒溫調節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發熱,體溫常會在39.5—40℃達到最高點,而很少會超過40.6—41.1℃。這個時候必須使用退燒藥。

誤區3:體溫降下來後,就不會再反彈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因此,當藥力逐漸減弱,體溫就會回到原來的水準並需要再次治療。只有徹底制服了病毒時,發熱才會消失。

誤區4:如果發熱時體溫很高,說明病情很嚴重

發熱時體溫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嚴重。一些家長認為寶寶體溫一直降不下來,導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嚴重。事實上,對藥物沒有反應的發熱可能是由病毒或細菌造成的,與感染源的嚴重性無關。

如果孩子出現高熱持續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況,即使體溫不高也需及時就醫。

誤區5:口腔溫度在37.1-37.8℃是低燒

在這範圍內的溫度是正常的。體溫在一天之中是有變化的,它一般會在下午和傍晚時達到最高點。而低燒的真正範圍是37.8—39℃。另外提醒家長的是,給寶寶測量體溫有多種方法,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推薦家長使用耳朵測溫計,測量體溫既安全又快捷。

以上5點關於寶寶發燒的誤區,您以前也掌握嗎?希望小編總結的這些關於寶寶發燒時所能發生的狀況,對寶寶父母起到作用,以後就不至於發生類似情況而手忙腳亂了。

寶寶發燒了!每當這個時候不少父母都會焦急萬分,要不馬上喂寶寶吃退燒藥,要不就用“土方”給寶寶降溫,要不就趕緊送院。其實發燒對於寶寶來說並不都是對身體有害的,大多家長容易對寶寶發燒產生誤解。現在小編就給大家指出常見的幾個發燒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