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吃飯之後如何正確百步走

我們都知道一句古話,那就是飯後百步走才能活的更長久,現在,我們對於這句話還是依舊很相信。的確,吃過飯之後出去散散步不僅僅是有利於我們對食物的消化,更有利於我們的自身健康,身體健康保持良好,那麼當然可以長壽了。但是,很多人依舊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吃過飯之後馬山就出門散步,這種做法就是非常錯誤的,不但不會有利於健康,反而會傷害健康。

飯後半小時後百步走才有助消化

進食後,立即臥床休息睡覺,於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飽食勿便臥”,食後便臥會使飲食停滯,食後急行又會使血流於四肢,影響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後緩緩活動,則有利於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這就是“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但專家也指出,這個“飯後”我們的理解應當是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而並非指飯後立即緩步散步。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食飽不得急行”。飯後百步並不提倡飯後急行,而是緩行,不宜緩行者也可擺擺手足。還有,部分人是不宜飯後百步的,如肝病患者,有冠心病的人等。

飯後立即走動透支體能,不利消化

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比如駕駛,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飯後百步走?

有些人是適合飯後“不能走”的,這是指體質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以選擇在飯後平臥10分鐘。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後運動。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

我們所說的飯後百步走就是吃過飯之後半小時出門去散步,而不是指吃過飯之後去做一些運動量大的健身運動。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吃完飯就去打籃球、踢足球或者是去跑步,這些行為也都是錯誤的做法。因為剛剛吃過飯,胃裡面堆積了大量的食物,如果你做這些運動的話,大腦就會和胃搶奪氧氣,不但會讓你感到特別累,還容易讓胃受到巨大的傷害,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