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這些都有可能造成你猝死

近日,多位元一線麻醉醫師猝死的消息引起網友熱議。步入冬季,隨著氣溫驟降,以及上班族也進入最後一個季度的工作衝刺階段,“加班熬夜族”數量增加,醫院收治的猝死患者也有所增加。那麼,導致猝死的誘因究竟有哪些?讓我們盤點一下。

過量飲酒

每年出現酒後意外的不在少數,尤其是天氣驟冷,酒後引起血管擴張,很容易誘發心源性猝死,市民應合理安排工作應酬,把酒言歡時注意關注身體。

由於酒醉者意識不清醒,行動不受控制,酒後淋雨、酒後重創引起腦出血都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周圍人一定要做好防摔防撞工作,警惕意外發生,觀察醉酒者是否出現高熱,咳嗽、痰量增多、呼吸困難等症狀。

天氣驟冷

每年天氣驟冷的時候,都是猝死的高發期,尤其對於有高血壓既往史的病人沒有監控好血壓,一旦出現血壓驟然升高,致使腦內微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就可能出現難以預期的後果。

不認真服藥

有不少體檢查出來有高血壓的病人,拒絕服用高血壓藥物,導致血壓控制不好,臨床上,不乏有因為血壓控制不好,在劇烈運動,飽餐、喝酒、用力排便等都可能是誘發血壓升高,出現中風或猝死的事件發生。

長期疲勞

接近年底,熬夜、加班勞累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工作壓力,使心腦血管疾病悄悄出現在不少青壯年身上。

如果您也是“加班熬夜族”的一員,一定要注意過度疲勞的危險信號及發病前兆:如焦慮易怒、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品質差、頭痛頭暈耳鳴、性功能減退、脫髮明顯等。當機體出現這些情況,應調整工作節奏、適當休息,讓機體功能得以恢復。如不能緩解應立即前往醫院救治。

瞭解身體狀況 減少猝死風險

積極干預是可以降低死亡率的,如定期體檢心臟。青、中年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工作生活壓力大也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應該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控制工作節奏和工作時間,不可過快過長,定期體檢及早檢查便於及時發現疾病,及早進行治療,減少猝死風險。

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病史的人,在季節交換時,建議與醫生進行溝通,是否需要調整疾病的治療藥物,對室性心律失常進行危險評估,包括進行常規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動態心電圖等檢查,明確心律失常類型,評估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做出治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