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教你輕鬆搞定 不愛吃飯寶寶

零食、含糖飲料一般都是孩子們所喜愛的東西,但是這些食物並不是十分營養健康的,孩子長期食用,不僅影響了正常的一日三餐,而且身體得不到所需的營養,容易致病。

常吃零食有很多危害,零食小孩愛吃零食,長大後氣喘、乳癌跟著來,一般而言,油炸、醃制食品、餅乾、香腸、蜜餞、雪糕、肉乾、汽水、燒烤和罐頭食物,並稱為“十大垃圾食物” 這些食物具有高熱量、高糖、高防腐劑等特徵,不僅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而且更容易致病。而含糖飲料也並不是十分健康的,小孩飲料不離手日後百病纏身,在孩子喜歡喝的飲料中,不僅僅含有防腐劑,還有人工色素、添加劑等,這些添加物都可能影響孩子的行為能力,導致氣喘、糖尿病等有關疾病。在此,小編教你幾招,輕鬆擺平愛吃零食的寶寶。

1、家長以身作則不買不喝

不要隨便購買零食,因為家中隨處可見的零食會引起孩子吃的欲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所以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2、同一類別中挑選最健康品種。

寶寶吃的食物儘量自己做,挑選同類食品中最健康的品種。比如用自己做的土豆泥代替炸薯條,用純優酪乳代替果味優酪乳,用純果汁、豆漿等代替果味飲料等。孩子最好的飲品還是白開水,如果孩子不愛喝,可以在水中加些檸檬、柳丁等水果切片,或者自己現打果汁給孩子喝。此外還可以吃一些如紅棗、堅果、牛肉乾等相對健康的零食。

3、教育小孩吃這些食物的壞處

家長不能一味的禁止,而是應該告訴孩子為什麼,讓孩子瞭解吃這些食物的壞處,一味的禁止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而讓孩子知道理由,才能從源頭上讓孩子主動不去吃這些食物。

4、不鼓勵不利誘孩子

不要把零食當成鼓勵孩子的工具,父母如果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吃飯,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以“吃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把吃零食當成獲得自己的“戰利品”

5、固定的開飯時刻,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儘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6、購孩子喜愛的餐具,增加用餐的趣味性

孩子都喜歡擁有屬於自己獨有的東西,替孩子買一些圖案可愛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與孩子一起選購更能達到好效果。為吃飯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飯時,加入一些輕鬆、活潑的語氣,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有趣的事情。其實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解決,不要隨意的根據自己或寶寶的需要而改變什麼。“比一比看誰吃得快?”“看誰盤子裡的豆豆少得快”別管這些招數有多老套、多幼稚,但用它對付三歲以下的寶寶確實是管用的。

總之,以上這些方法看似簡單,不過對付這些愛吃零食的寶寶可是非常管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