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每天吃多少主食最好

主食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而且也是我們一天當中的主要食物。但一天當中除了攝取主食以外還要注意副食的攝取,不然就會造成營養不均衡,從而導致營養不良、身體抵抗力低下的,那我們到底每天要吃多少主食才是最好的呢?下面讓我們大家一起去瞭解下每天吃多少主食最好和一些注意事項。

主食之所以被稱為主食,是因為這是我們能量的主要來源。糧食和薯類(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塔基,塔基不穩,塔就會倒了。成年人每天應該吃半斤到八兩的穀薯類,也就是一頓二兩左右的主食。無論是正常人或是糖尿病病人,每日主食量不能少於150克(3兩)。長期碳水化合物過少使體內血糖水準低,體力不強,精力不佳,影響大腦功能。長時間主食量不足,葡萄糖來源缺乏,身體就要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來供能。脂肪分解過多,會生成大量酮體,引起酮症酸中毒。蛋白質分解,會導致肌肉營養不良。

主食搭配的注意事項:

1、不少人在膳食結構上存在一種誤區:主食多吃會發胖,蛋白質多吃有利健康。營養專家認為,科學飲食應結構均衡、營養平衡,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合理。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每天能量消耗的60%左右,脂肪占25%左右,蛋白質占15%左右。由此可見,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2、人們每頓都應補充糧穀類食物,早30%,晚30%,中午可以多補充一點,40%左右。

3、健康的飲食應為:男性每天攝入主食400克,女性300克,其中應適當增加薯類糧食的比重。借鑒世界營養學家廣泛推薦的地中海膳食結構,土豆為主的薯類食物每天應攝入170克,蔬菜、水果日攝入300至400克,奶類每天保證攝入200克,多吃雞、鴨、鵝、兔和魚肉,少吃豬肉。健康人群一天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能少於150克,更不能一點主食(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沒有碳水化合物攝入的情況下,機體將以大量的氧化脂肪產熱。脂肪代謝產物酮體可能會在體內積累,造成酮中毒。

一日三餐中除了主食還有副食,所以我們一天當中也不能全部是吃主食,要均衡搭配飲食,其次就是要注意日常飲食要清淡,不能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在均衡飲食的同時也要注意適當的多做運動,多注意休息,做到飲食與運動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