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立夏養生

1.男士:

(1)護好“陽中之陽”

心色赤,屬火;同時心氣通夏氣。因為心火在夏季極為旺盛,所以立夏應以養護心臟為主。

立夏時節,氣溫逐漸升高,體表血管擴張。而體表的血流量增大,將使心臟和大腦無法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出汗導致的血粘稠度升高極易引發血栓。另外,在悶熱的天氣中,人們還容易由於煩躁而導致植物神經紊亂,並由此引發心律失常。還應該注意的是,由於白晝的時間變長、夜晚的時間變短,人們可能睡眠不足,如果休息不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將更容易發病。

(2)悠悠夏日,運動不息

眾所周知,運動可以保持我們身心的健康,但要真正獲得滿意的效果,就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無論天氣如何,都應該保持運動的習慣,以讓身體“順四時,適寒暑”。入夏之後,由於氣溫升高,人體的能量消耗也隨之增大,因此各種器官的衰老較之於其他三個季節都更加明顯。如果平時堅持鍛煉,身體的抗衰老能力就能夠得到明顯的增強,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也能正常運轉。

人們在夏天容易出汗,而熱氣和濕氣會讓脾胃受到損傷,所以在夏季,人們很容易感到食欲不振、身體乏力。但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鍛煉來緩解。鍛煉的方式應該有所選擇,較為安靜的方式是比較可取的,如健身球、氣功、游泳、踩石等較為輕鬆的運動。此外,在夏季,適當的運動還有助於祛熱抗暑,增強抵抗力。

2.女士:

“腸寒”早預防

女士們總認為夏季只需要注重防暑降溫,卻忽略了由於一味降溫,很有可能會著涼。下面的幾種做法都可能導致著涼: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中,為求涼爽而打地鋪,睡覺時被涼風吹到了肚子,大量飲用冰鎮飲料等。由於上述做法引發的楊道疾病,稱為“腸寒”病。

“腸寒”是由於寒濕之氣積留在腸道而出現的腸道功能紊亂,是風濕寒病中的一種。這種疾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虛寒型,表現為遇冷後或者食用寒性食物之後引發腹痛、腸鳴、腹脹、腹瀉等症狀;另一種是寒濕型,表現為腸鳴水聲、小便清長、腹痛腹脹、腹瀉等,倘若食用生冷食物將會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為防止“腸寒”的出現,立夏後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中,注意飲食衛生,多吃些調養脾胃的食物,不宜過量飲用冷飲;同時應積極鍛煉身體,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以增強自身免疫力;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或者毯子,以免腹部著涼。

3.老人:

老年人,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養生,做到神情安
靜、笑口常開、自我調節、制怒平和。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都可以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4.孕婦:

午覺睡得好,勝過吃補藥

由於白晝時間較長,夜晚的時間較短,在立夏之後,“准媽媽們”總是感覺睡得不夠。俗話說“每天睡得飽,八十不見老”,這是因為人在睡覺時,體內的生長激素、性激素都會增多,免疫功能也得到增強。如果睡眠品質較差,體質便會下降。所以,夏天時午睡便顯得十分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午睡並不是睡得越久越好,最佳的午睡時長為一個小時。如果午睡時間過長,反而會讓人體感到疲憊。另外,不宜在午餐之後立刻午睡,最好休息10——30分鐘。這是因為飯後消化器官要開始工作,而人在睡眠時,消化機能會相應降低。此外,睡姿也十分重要。不宜坐著睡或趴著睡,頭靠著沙發、椅子午睡會造成頭部缺氧而出現“腦貧血”,而趴著睡則容易壓迫胸腹部,並使手臂發麻。

5.特殊人群:

四種人不宜午睡

適當的午睡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有益身心的,但有些老人在午睡醒來後會出現頭昏、頭痛、心悸以及疲乏等症狀,那麼這些人是不宜午睡的。以下四種人不宜午睡:

第一種人是低血壓患者。這些人在午睡後可能出現大腦暫時性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乃至休克的現象,因此不適宜午睡。

第二種人是血液循環系統存在障礙者,特別是由於腦血管硬化而時常出現頭暈症狀的人。由於午睡時心率較慢,腦部的血流量較少,容易引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從而誘發其他疾病。

第三種人年齡大多在六十五歲以上。由於年紀較大,這些老人大多患有動脈硬化症,而午飯後血液吸收了營養,粘稠的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午睡,血流較為緩慢,便為“中風”埋下了隱患。

第四種人體重大多超標20%,由於午睡時脂肪儲存的良好時機,出於健康考慮,肥胖人群是不宜進行午睡的,更好的選擇是在飯後進行適量的運動,讓體重不再攀升。

只要白天保持適度的工作量,避免過度疲勞,適時參加體育鍛煉,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上述四種人群是不需要午睡的。

小常識

初夏鍛煉要掌握好分寸

適時、適量和適地是初夏運動應該講究的三個原則。

適時原則:運動的時間最好選在清晨或者傍晚,這時候陽光不太強烈,可以避免強紫外線對皮膚和身體造成的損害,應儘量避免上午10點後到下午4點前進行戶外運動。

適量原則:由於人體能量的消耗在夏季會有所增加,因此運動的強度不宜太大。建議每次的鍛煉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若需鍛煉更長時間,可以在鍛煉半小時後休息5——10分鐘再繼續鍛煉;同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適地原則:最好選擇在戶外進行運動。公園、湖邊、庭院等視野開闊、陰涼通風的地方都是較好的運動地點。如果條件有限只能進行室內運動的話,最好打開窗戶,讓空氣保持通暢。

在夏季運動之後,應該注意這樣幾點:

首先,不宜在運動後立即喝冷飲,以免腸胃血管突然收縮而造成腸胃不適。

其次,不宜飲用過多的水,以免給胃腸和心臟帶來負擔。

再次,不宜在運動後馬上洗冷水澡,以免造成體溫造成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導致熱傷風。

最後,及時更換汗濕的衣物,以免誘發感冒、風濕或者關節炎等疾病。

貼心提示:

進行戶外運動時,最好帶上遮陽帽和太陽鏡。在衣物方面,應選擇寬鬆、透氣、比較能吸汗的運動服,用以防止紫外線的侵襲,並預防中暑的發生。另外,純棉的衣服吸汗效果最好,儘管這種衣服吸汗後令人感覺不那麼舒服,卻非常有利於防暑降溫。

關注立夏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