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常穿這種鞋子竟會誘發疾病

鞋子使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沒有人會不穿鞋子就出門的。怎樣穿鞋舒服,怎麼樣不讓腳後跟疼痛,成為我們選鞋的關鍵。不合腳的鞋,很有可能會讓腳受傷。想知道鞋子磨腳怎麼辦以及腳痛怎麼辦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跑步運動鞋

太多的鞋墊未必是一種好事。鞋墊太多太厚,就會減弱足部與大腦之間對地面感知的神經回饋。

這種鞋子當然是諸如跑步、散步、慢走的絕佳選擇,但也會導致慢性壓力損傷,尤其是對腳後跟。

人字拖

大多數人字拖都太平,太薄以及太露,這些會讓腳部直接暴露在外面,並沒有足弓鞋襯或者鞋墊。

在你試著用力夾住腳趾之間帶子的時候也會傷害你的腳趾,帶來炎症、足跟疼痛甚至是骨折。

細高跟鞋

穿高跟鞋讓你的體重全部集中於腳踝處,時間一長,你的腳部承受了太大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恨天高”會帶來踝關節扭傷、中足骨折甚至神經瘤。

坡跟鞋

坡跟鞋也有鞋跟,也會讓體重壓力集中於腳跟。

坡跟鞋通常有墊子,此外,由於鞋子前面也有一定高度,這樣就減少了穿鞋時的腳部傾斜度,但坡跟鞋依然會產生和穿高跟鞋類似的腳部疾病。

正確選鞋攻略

第一招

不要因為季末打折或實在喜歡,買一雙不合尺寸的鞋。也不要以為尺寸太小的鞋子可以越穿越大,但是,要知道撐大程度也很有限。

一時的腳面風光可能造成出現雞眼、水泡、腳疼、腿疼、後背疼等一系列的病症。

第二招

要知道腳隨著季節不同也會有熱脹冷縮。如果在冬天買夏天的打折鞋時,試穿合適的尺碼跟夏天比可能稍微小一點。

第三招

十個腳趾可以在鞋裡自由地活動是理想的尺碼,同時,也要有舒服的襯墊和適度的內部空間。

而且,鞋底面與腳部凹陷處的弧度十分合腳,踝骨與腳尖觸不到鞋。腳後跟部的鞋底上表面要很好地貼住腳後跟,走路不會滑來滑去。

第四招

如果有一雙鞋你是否喜歡,但是,材質不好,那麼,還是不要買好了。

在經濟條件許可的範圍內,最好選擇皮面、皮內裡光滑而沒有縫合線、皮底的全皮鞋。

其因為真皮透氣,吸汗功能和彈性都好,還不會不憋汗,穿起來十分舒服。

第五招

一般來說,鞋跟越高,褲腳越寬;鞋跟越矮,褲腳越窄,才讓人穿起來比較舒服。

因此,試矮跟或平底鞋時,可以把褲腳用小夾子別窄一些來看效果。

跑鞋運動鞋的種類及區分

1、慢跑鞋

為普通跑步愛好者準備的。全力注重保護,避免運動傷害。一般壽命是跑程1000千米。特點是重,保護完善。

2、性能訓練鞋

為專業,半專業長跑運動員準備,賽道訓練專用。這種鞋注重的是保護和輕巧的平衡性,一方面要避免運動員訓練受傷,另一方面也要讓運動員出成績。 

3、馬拉松鞋

僅為跑馬拉松準備的鞋,不適合日常慢跑。它輕到幾乎沒有重量,保護性能差,壽命極短。

區分方法

慢跑鞋一般都比較重,鞋底非常厚。性能訓練鞋居中,能感覺比普通運動鞋輕,比慢跑鞋遠輕。

馬拉松鞋非常輕薄,幾乎沒有重量,鞋底也很薄,和容易分辨出。跑步愛好者更適合慢跑鞋。

這種鞋的保護比起慢跑鞋是遠遠不足的,因為一方面專業運動員身體狀況遠好于我們這些愛好者,避免運動傷技巧更是好得多,另一方面,為了追求輕便,廠家必須放棄大量保護技術。

這種鞋存在只有一個目的,為專業馬拉松運動員追求比賽最高成績。

如何判斷自己該用什麼鞋

1、跑步路況

道路首先分為了越野和徑跑兩種。越野指跑步的道路不是人工修建,或者修建得不那麼“好的”,山路,土路,樹林。徑跑就包括賽道,馬路等等修得很直的路,塑膠,水泥,柏油,都算。

2、跑步姿態

這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搞錯的一步。如果搞錯了,結果可能讓你花幾百上千跟買來的跑鞋,穿上跑了一天,自己生不如死。

一般跑步的姿態有三種,外翻,內翻,嚴重內翻。這三種是連續漸進關係。

對應關係

外翻——高足弓——沒有八字腳或內八字——對應跑鞋:避震型。

內翻(外翻不足)——沒有八字腳或外八字——中低足弓——對應跑鞋:穩定型。

嚴重內翻——典型扁平足——嚴重外八字——對應跑鞋:姿態矯正型。

絕大多數人都是外翻或者內翻,嚴重內翻的鞋很難買。

3、足型判斷

可以自己脫下襪子判斷足型,但是這個判斷是不準確的。高足弓的也可能外翻,低足弓的也有內翻的。

百分之百準確的判斷需要專業測定跑步姿態的機器,或者有經驗的人看你跑步時候的姿態狀況。

另一個百分之百準確的辦法需要你找一雙沒有姿態矯正的跑鞋,包括避震型跑鞋,馬拉松鞋等等,跑到嚴重磨損,然後看磨損情況判斷。

明確沒有姿態矯正的鞋子包括多威的馬拉松鞋,雙星一般的板鞋之類,如果用這種鞋子跑過,可以看看前掌。

如果前底磨的是外側(小腳趾頭一側),那就是外翻,如果是內側(大腳趾一側)就是內翻。如果兩側基本差不多,好像是正中間磨的厲害,那避震和穩定型跑鞋都可以試一下。

高足弓主力考慮避震型,也嘗試一下穩定型,低足弓的主力嘗試穩定型,也去嘗試一下避震型。

4、裝備量

裝備量是兩個概念的集合:體重+鍛煉強度。體重越大,鍛煉強度越高,跑步的衝擊就越大。體重代表著單次衝擊的力量,鍛煉強度代表這個衝擊會持續的程度。

跑步差不多就等於你的膝蓋挨打,每次被打得多重,被打了多久。

一般說來,好的跑鞋都設計為足以應對單次3千米以上,每週3次以上的鍛煉強度。

跑鞋一般可以分為兩個裝備量級,羽量級,大量級。

大量級是“針對”大體重設計的,這就意味著假如你體重不夠,你跑步的衝擊力可能不夠大,那這些“頂級款”設計來吸收大衝擊力的彈性材料就顯得太硬了。

對於跑者來說,明顯的感覺就是:鞋底好硬!這樣的情況下,跑鞋吸收的能量就不足,而你的膝蓋就要吸收更多的能量。

所以,儘量根據自己的體重來選擇裝備量級,不要只盯著頂級款。

大裝備量級和輕裝備量級的分界一般是75千克,如果你的體重緊接這條線,而跑步距離很大,或者很小,那最好根據自己情況靈活選擇。

細高跟鞋防治隱患

對於白領女性來說,高跟鞋是難以割捨的,那麼在平時,就應該多做一些踝關節、腿部和腰部的鬆弛運動,舒展筋腱,用來對抗高跟鞋的損傷。

1、腰部運動

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放於身體兩側;左手叉腰(拇指向後,四指朝前),向外、向上舉起右臀,用腰部力量來帶動身體左側彎。

然後,恢復起始位置,重複此動作5次;換右手叉腰,左臂上舉,右側彎。重複5次。

2、腿部運動

端坐在椅子上,挺胸、抬頭、向後收肩,背部緊靠椅背,雙臂自然放於身體兩側。

雙腳放於地面,屈膝成90°。雙手手掌按住椅面後,深深吸氣的同時,慢慢向前伸直腿部,並壓平腳板,維持此動作5秒鐘。

讓足部與腿部呈90°,維持此動作也是5秒鐘;然後恢復原位,同時吐氣。

稍作休息,如法重複。6~8次為一組,每天做數次。除此之外,每天在睡覺前用溫水泡腳也能有效的緩解高跟鞋對腳部帶來的勞損。

克服腳痛

1.前後高度相差大的鞋子,會讓腳板煞不住車往前滑,腳趾受到擠壓當然會疼痛,更容易造成拇趾外翻。穿高一些是比較有氣勢,痛到擺一張臭臉就更有氣勢了!

2.穿上一層薄襪子避免摩擦就能避免受傷。

在不破壞造型的前提下,穿上一層襪子,能夠保護你的皮膚不會因為和鞋面摩擦而起水泡受傷。

3.購買貼合腳底的鞋款鞋底能夠貼合腳底的高低起伏,就能分散壓力到腳掌各處,而不至於集中在某一點造成疲累紅腫。

選鞋的時候認真感受一下,腳底有沒有哪一處是碰不到鞋底的?想不痛,就SayNo吧!

4.預先估算自己會走多少路在出門之前,先想一想自己今天有哪些行程,會站多久?要走多少路。

假如你想起今天跟人約了要逛街健行,應該就會更加理智地選擇鞋子了吧!

5.只在需要的場合穿高跟鞋高跟鞋穿久了真的會煉就金剛不壞之腿嗎?你真是好傻好天真。

多穿多傷,少穿少痛,請小姐們謹慎使用籌碼,適度休息,饒你的美腿一條生路吧!

6.步伐正確穿高跟鞋走路其實和平日的走路方式一樣就行,務必讓鞋跟先著地,然後才是鞋頭。

要是搞錯順序走起來會很像馬,不只不美觀,腳步不穩更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您介紹的常穿這種鞋子竟會誘發疾病,你們都看明白了吧。這對於不明白穿錯鞋的危害的人來說,真是極好的。看了上面說的鞋子磨腳怎麼辦以及腳痛怎麼辦,以後出門選鞋要謹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