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盲人為什麼很少得癌症

癌症的出現跟一個人日常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對我們來說,癌症,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字眼。患上癌症的原因有很多,人為因素、環境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那麼盲人為何很少得癌症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吧!

氣功確實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方法之一,通俗地講,它的原理就是讓心靜下來。如果從現代醫學角度講,控制我們身體的"最高司令"大腦皮層約束各個器官的系統功能,很多疾病就是因為控制和約束的失靈導致的。事實上,只要你能保持精神的放鬆、清靜,讓大腦皮層不因為心事過多而成了瞎指揮,同樣可以養生。

有些癌症患者在得了精神病之後,癌症消失了。這個原理就是精神分裂後,身體有機會擺脫大腦皮層的控制,得以自己修復。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盲人的患癌幾率遠低於視力正常的人。因為失明者接受到的外界資訊遠比視力正常的人少,甚至避免了一些直接的烈性的刺激,這些都使得他們的大腦皮層比其他人要輕鬆,這是他們在同樣飲食、環境情況下,躲開癌症的原因。

老子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顏色多了會使人眼盲,聲音雜了會使人耳聾,聖人知道這些道理,所以不斷地充實自己,而不追求人人喜愛的五色、五味……。老子的這句話也是中醫遵循的哲理,所謂充實自己,是為了使自己不受外界紛擾影響。

按照這個原理,人們講究的養生一定要做減法,以保證心的清靜。比如,很多人特別講究營養、乾淨,每天做飯前要看營養配料表,多吃一點就糾結很久,或者進家門要洗三次手,非此就覺得不是養生,這就是錯誤的加法,是以養生的名義給自己平添煩惱,同樣可以致病。

5大癌症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肺癌:每年做次低劑量CT

某些癌症有固定的好發人群,也就是說這些人長期保持不良的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容易患上癌症,他們被稱為“高危人群”。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指出,肺癌位居常見高發腫瘤的第一位。目前,全球肺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僅16%,其中早期階段(Ⅰ期)肺癌可達65%。然而,我國目前僅有10%的肺癌患者能夠在早期階段得到診斷和治療,大多數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即為晚期,而肺癌達到Ⅳ期後,便基本沒治癒希望了。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肺癌治療中最重要的環節。提高肺癌的早期檢出率已有成熟的手段,低劑量螺旋CT就是早期發現肺癌的“利器”。低劑量螺旋CT可以檢出直徑小於1釐米的微小肺癌,早期檢出率高達80%。在篩查出來的早期肺癌患者中,有80%—90%的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切除治癒,無須進一步放療和化療。並且,每年做1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不會影響健康。

50歲以上,如有長期吸煙史,且吸煙指數在400年支(吸煙的年數乘以每日吸煙的支數)以上,或者吸二手煙超過20年,或者長期工作在密閉的、粉塵顆粒較多的環境中,只要滿足其中兩項的人,就應該每年定期進行1次低劑量螺旋CT掃描篩查。更重要的是,篩查必須伴隨戒煙,醫生要向篩查者反復強調吸煙的危害,切不可讓高危人群心存僥倖。

50歲以上,長期吸煙或長期被動吸煙者,需每年篩查。

結直腸癌:大便是自查“金標準”

許多患者在被確診為癌症中晚期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怎麼發展得這麼快呢?”有些癌症來勢洶洶,病情發展迅速,但有的卻發展緩慢,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癌前病變期,令人麻痹,比如結直腸腫瘤就是如此。

從正常組織到發生癌變的中間階段稱為癌前病變。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是腫瘤性息肉(又稱腺瘤性息肉、大腸腺瘤)。據統計,80%的結直腸癌都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的。大腸息肉中,有些是腫瘤性息肉,約占70%—80%,與結直腸癌關係密切;有些是非腫瘤性息肉,與結直腸癌的關係不大。從癌變時間上看,腺瘤發生癌變至少需要5年時間,因此,我們有較長時間來早期發現癌變,這將極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品質。

大便的習慣和形狀改變,都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警報”的內容很豐富,如排便次數突然增多或減少,出現腹瀉、大便不淨等情況,大便變扁、變細或不規則等。沒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最好在40歲以後每年做1次肛門指檢和大便潛血試驗;50歲後需要每3—5年做1次腸鏡檢查;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慢性腸炎的人,定期腸鏡檢查的時間應提前到40歲左右。另外,若大便隱血試驗發現陽性,也應及時做腸鏡檢查。

排便次數突然增多或減少,大便變扁、變細或不規則等都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

胃癌:呼氣有酸臭 及時做胃鏡

胃癌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或胃部症狀,如上腹部不適、隱痛、飽脹感、乏力等。

老劉工作繁忙,吃飯也沒准點。去年年底,他總感到肚子隱隱作痛,食欲也逐日減退。起初,他以為是老胃病復發,還自作主張地服了一些達喜,不久,症狀就得以緩解了。但今年春天,一次加班回家,他的腹部突然劇烈脹痛,大汗淋漓,身體乏力,隨即被親人送到醫院。經胃鏡檢查,醫生確診老劉患上了胃癌。

許多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症狀隱匿,患者自己很難發現,等出現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臨床上,90%的胃癌患者都是進展到中晚期才來就醫的。如果及早發現,及時進行規範化治療,早期胃癌的治癒率高達90%以上。但事實上,許多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症狀不少,只是缺乏“典型表現”,容易與其他慢性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因此常常被誤診,進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早期胃癌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或胃部症狀,如上腹部不適、隱痛、飽脹感、乏力等。服用對症治療的藥物後,症狀可能會得到緩解。

因此,建議感染過幽門螺桿菌,有胃癌家族史,或常吃醃制蔬菜、煙熏食物的40歲以上人群,若經常出現食欲減退、飯後飽脹、上腹部隱痛或消瘦,特別是呼氣有酸臭及蛋臭味,應及時去醫院做胃鏡檢查,切莫把胃癌誤認為“消化不良”。

食管癌:吞咽困難要警惕

食管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飲食過燙,核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A、煙酸、鉬、鋅、硒等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的缺乏有關。其中,進食過燙與食管癌的關係最大。人的食管壁由柔嫩的黏膜組織構成,只能經受50℃—60℃的溫度,一旦超過,食管黏膜就會被燙傷。愛吃火鍋、麻辣燙、熱粥、功夫茶的人群,他們的口腔、食管黏膜會被反復損傷,時間久了會導致淺表潰瘍,引起食管炎等。若炎症久治不愈,會進一步誘發黏膜改變,最終發生癌變。

因此,要想遠離食管癌,管住嘴是最為有效的辦法。長期吸煙、酗酒,或有慢性食管炎伴隨不典型增生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他們一定要注意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要酗酒,不吃太燙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酸菜等醃制食品,不吃發酵和黴變的食物等。一旦出現吞咽食物有遲緩、滯留或輕微哽噎感,吞咽時有痛感或食道內有異物感等,就要警惕食管癌發病的可能。

要想遠離食管癌,管住嘴是最為有效的辦法,尤其不要吃太燙的食物。

胰腺癌:多吃粗糧少吃肉

胰腺癌被稱作癌中之王,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5%,兇猛異常。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胰腺癌好發于中老年人群,經濟發達地區的患病率高於貧困地區,這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漸趨西化,甜食、肉食、油炸食物攝入過多,蔬菜、水果、粗糧攝入過少有關。因此,預防胰腺癌,應從調整飲食習慣著手,不吃燒焦和烤糊的食品,儘量少吃高脂、過甜、油炸和多鹽的食物,同時要增加穀類、豆類、甘薯等粗糧的攝入。

胰腺癌早期沒有“典型症狀”。有的癌腫發生在胰頭部位,患者出現黃疸,往往會誤診為肝炎,經過一番折騰,等確診胰腺癌時,多半為時已晚;有的癌腫發生在胰體、胰尾部,起初會出現腹痛,易被當作胃病。

因此,一旦出現腹痛、消化不良、腰背酸痛或突發糖尿病、皮膚發黃等症狀,建議先去肝膽胰腺外科或普外科就診,待排除胰腺癌可能後,再去相關科室進一步治療。另外,中年突發糖尿病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也應及時排除並防治胰腺癌。

預防癌症多吃9大食物

菠菜——肺癌

菠菜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有助於預防自由基損傷造成的癌症。每天吃1碗菠菜可使患肺癌的幾率至少降低一半。此外,番茄、胡蘿蔔、南瓜、梨和蘋果也都可以預防肺癌的發生。

胡蘿蔔——食道癌

胡蘿蔔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胡蘿蔔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而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一種形式,維生素A是一種有效的防癌物質,它對食道癌、肺癌和子宮癌均有預防作用。另外,胡蘿蔔中的木質素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間接地消滅癌細胞的能力,因此,經常吃胡蘿蔔有防癌的作用。

大蒜——胃癌

常吃生大蒜的人,胃癌發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而這是胃癌非常重要的誘因。而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也要低25%。此外,少吃醃漬食品、熏魚烤魚也是預防胃癌的好方法。

海帶——乳腺癌

海帶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食物纖維,還含有微量元素碘。而科學家認為,缺碘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因而常吃海帶有助於預防乳腺癌。日本女性乳腺癌發病率低,可能與經常攝入海帶等海藻類食物有關。同時,紅薯、番茄、菱角、荸薺、豆類食品也是能預防乳腺癌的美食。

菜花——胰腺癌

美國《全國癌症學會期刊》近日指出,多吃菜花、西蘭花等十字花科食物,能夠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研究指出,這可能與食物中含有的天然葉酸有關。同時,由於蘿蔔中含有芥子油,它和蘿蔔中的酶能互相作用,具有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功效。近年來,研究發現,蘿蔔因此也有助於抵抗胰腺癌。

茭白——腸癌

茭白、芹菜類食物富含纖維,食物進入腸道後,可加快其中食物殘渣的排空速度,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促進膽汁酸的排泄,對預防大腸癌極為有效。此外,經常食用大蒜,也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降低30%。同時,紅薯、捲心菜、麥麩也是極其重要的預防腸癌的食物。

黃豆——宮頸癌

用黃豆製成的豆腐、豆漿,可以補充植物雌激素,它所含有的異黃酮、木質素都被認為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抑制宮頸癌的生長,減少癌細胞的分裂,同時有效阻止腫瘤轉移。此外,酸梅、番茄也是很好的預防宮頸癌的食物。

蘆筍——皮膚癌

蘆筍是近年風靡世界餐桌的蔬菜之一,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蘆丁、核酸等成分,對淋巴瘤、膀胱癌、皮膚癌有一定療效。

蘑菇——肝癌

有“抗癌第一菜”的美譽,比如菜蘑、口蘑、香菇等,由於含有多糖體類的抗癌活性物質,可以促進抗體形成,使機體對腫瘤產生免疫能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可以抵抗包括淋巴瘤、腸癌等在內的多種癌症,特別是對肝癌病人,很有益處。

結語:任何人的都不希望自己患上癌症,因此我們都知道,癌症給人體帶來的傷害是及其的大的,因此平時做好預防癌症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上述就是一些食療預防癌症的方法,希望上述的知識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