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針灸太陽穴有什麼好處

大家對於針灸都不是特別的陌生,都知道針灸是一種治療和調理身體的一種中醫治療方放。尤其對於太陽穴,大家都知道通過按摩太陽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的疾病,同樣對於太陽穴的按摩方法也有很多種,其中就有針灸,究竟針灸太陽穴有哪些好處呢?又改如何去做?相信大家都想知道答案,那麼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取穴定位

1、定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屬經外奇穴。

2、取穴:正坐位或側伏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二、功效主治

1、功用:清肝明目,通絡解表止痛。

2、主治病症

a、頭痛,口眼歪斜,偏正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

b、爆發火眼,目翳,目赤腫痛,視神經萎縮等。

三、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四、臨床運用:外感頭痛

1、主穴:百會、太陽、列缺、風池。

2、配穴:風寒頭痛者,配風門、合穀;風熱頭痛者,配大椎、曲池;風濕頭痛者,配頭維、陰陵泉。陽明頭痛者,配攢竹、合穀、內庭;少陽頭痛者,配率谷、外關、足臨泣;太陽頭痛者,配天柱、後溪、申脈;厥陰頭痛者,配四神聰、太沖、內關。

3、方解:百會位於巔頂,太陽位於顳側,又為止頭痛之效穴,兩穴相配,可疏導頭部經氣;列缺為肺經絡穴,可宣肺解表,祛風通絡,又有“頭項尋列缺”之謂;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擅長祛風活血,通絡止痛。

針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和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並發現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繫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性,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如今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並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學。到如今為止,針灸已經傳播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灸在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以上所講的就是針灸太陽穴的好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針灸治療,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對初次接受針灸治療的人,在針灸前一定要向接受針灸的人解釋清楚,使人能夠消除緊張的情緒。另外接受針灸治療前須安神定志,先吃點東西,選取臥位或舒適的體位。希望我所說的能夠幫到您,另外祝您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