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戒煙有助降低Ⅱ型糖尿病風險

戒煙有助降低Ⅱ型糖尿病風險。很多人都知道吸煙對身體的危害有很多,但是與糖尿病相關就比較少人瞭解了。研究發現,與從不吸煙的人相比,吸煙和經常接觸二手煙能夠明顯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此,戒煙有助降低Ⅱ型糖尿病風險。

研究一:戒煙有助降低Ⅱ型糖尿病風險。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英國《柳葉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吸煙人士如果能戒煙,有助降低他們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近600萬人的健康資料,發現吸煙人士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是非吸煙人士的1.4倍。如果這些吸煙人士選擇戒煙,5年後這一風險就會降至1.2倍。

參與研究的納維德·薩塔爾認為,吸煙除了是心血管疾病和多種癌症的風險因素外,也應該被視為糖尿病的風險因素。

研究二:吸煙與糖尿病呈正相關。

美國布來根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張露霞(Luxia

Zhang)等人在美國《糖尿病護理》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證明,無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都與糖尿病的危險呈正相關關係。研究人員從1982年開始對100526名女性護士進行一項前瞻性研究,受試者1982年都沒有糖尿病,隨訪這些參與者24年,結果發現有5392人患上2型糖尿病。

患者與其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有很大關係。所有既往吸煙者的2型糖尿病發病危險升高28%。但是,隨著戒煙時間的延長,糖尿病發病危險逐漸降低,但即使20-29年後,患病風險仍然存在,發生糖尿病的相對危險度為1.15。與無被動吸煙的非吸煙者相比,偶然被動吸煙者發生糖尿病的相對危險度為1.10,經常被動吸煙者發生糖尿病的相對危險度為1.16。這說明,不吸煙者一旦被動吸煙,其患糖尿病的危險升高。

此外,這一研究也表明,當前吸煙者的2型糖尿病危險最高,並與吸煙量相關。與既非被動吸煙又非吸煙者相比,每日吸煙1-14支者發生糖尿病的相對危險度為1.39,而每日吸煙25支者發生糖尿病的相對危險度升至1.98。

在中國,研究人員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吸煙率為24.5%,其中以年輕人、受教育程度低及收入水準低的人群中吸煙者居多。這表明,中國人糖尿病與煙草相關關係與國外相似。

吸煙為何會誘發糖尿病?導致胰島素抵抗等。

吸煙誘發和增加糖尿病發病的原理比較複雜,研究人員一直在探討,目前還並不完全明瞭。但是,一些研究和推論可以解釋部分原因。其主要原理也在於糖尿病發病的本質——胰島素抵抗(IR)和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減弱,因為吸煙可導致這兩種情況出現,從而誘發糖尿病。

首先,是長期吸煙可使細胞內葡萄糖代謝的氧化與非氧化通路均顯著減弱,脂肪組織氧化增多,血漿游離脂肪酸水準升高,從而發生中心脂肪堆積形成腹型肥胖,由此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發生,誘發糖尿病。

其次,煙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導致兒茶酚胺和其他升糖激素釋放增多。兒茶酚胺是胰島素作用的強力拮抗劑,它可通過損傷胰島素的信號傳導通路和內在活性,使葡萄糖轉運蛋白合成減少,從而使胰島素作用減弱。

第三,長期吸煙者會合並腫瘤壞死因數α(TNF-α)濃度增高,而腫瘤壞死因數α可下調葡萄糖轉運蛋白4(GLUT4),抑制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轉運,使胰島素刺激的葡萄糖攝取減少,導致血糖升高,誘發糖尿病。另外,腫瘤壞死因數α也能促進脂肪細胞的分解及游離脂肪酸的釋放,間接誘導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第四,吸煙還可升高血液迴圈中細胞間黏附分子(ICAM-1)和血清轉化生長因數β(TGF-β)水準,使血管內膜受損,引起血管狹窄或閉塞,使得供應骨骼肌的血液減少,由此讓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攝取減少,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誘發糖尿病。

因此,有吸煙習慣的朋友要儘早戒煙,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患糖尿病風險更大,就更不能吸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