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情緒管理:青少年憂鬱症的成因

近年來,青少年的憂鬱症狀的盛行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且初次發病的年齡也逐漸下降。憂鬱症越早發生,復發的機率也越高。青少年憂鬱性症狀不僅影響患者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及學業表現,也經常造成家庭與學校照顧上沉重的負擔。

(一)“快樂”有益身心健康

快樂的情感體驗使個體在認知過程更有效率、更富創造性。當人處於快樂狀態時,體內不易產生壓力賀爾蒙,造成高血壓及免疫失調;大腦也會分泌腦內啡,讓人積極思考,對身體會產生正面的影響力。此外,快樂使人長壽。曾有調查發現,90% 樂觀的人們活到85歲以上,而悲觀的人們只有25% 活到這歲數。許多研究指出快樂和憂鬱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一項針對癌症病童的快樂和健康調查發現,在動物園、旅遊等有趣的活動花費愈多的人,對自己的健康評價愈好。

(二)“不快樂”是青少年情緒健康的警訊

不快樂的青少年負面情緒較多。憂鬱的青少年比心理健康的同時來得不快樂;而焦慮的青少年不但比較不快樂,而且比心理健康的同時更容易生氣。高度焦慮的青少年不僅壓力大,且常常生氣、傷心、感到疲倦、不快樂。這些非常不快樂的青少年人際互動差、有時會由吃東西和抽煙來排解壓力,對於學校與人生的功課也缺乏動機與興趣。不快樂的青少年雖然不儘然就是病患憂鬱症或焦慮症,但是他們因應情緒的方式與管道需要我們及早關心,以避免惡性循環及慢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