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健康飲食10提醒,老人更長壽

老人飲食養生是所有子女的心病,怎麼能讓父母吃得健康,您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了!

1.飯菜要香。老年人味覺、食欲較差,為老年人做飯要注意色、香、味。

2.品質要好。老年人體內需要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所以要多吃些雞肉、魚肉、瘦豬肉以及豆類製品等。

3.數量適當。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八九分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鮮蔬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老年人每天的蔬菜攝入量應不少於250克。

5.食物要雜。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營養,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

6.菜肴要淡。老年人因舌上味蕾萎縮,味覺差,因而大多口重,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引起血壓增高。老年人一般每天吃鹽以6克為宜。

7.飯菜要爛。老年人牙齒常有鬆動和脫落,咀嚼肌無力,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爛一些,以利於消化。

 8.水果要吃。各種水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金屬微量元素,對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9.飲食要溫。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所以飯菜要溫熱。

10.吃時要慢。有些老年人習慣於吃快食,久而久之對健康不利。吃得慢些也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進食過多。

推薦2款老人養生早餐

老人早餐該吃什麼,該怎麼吃養生,已經成為當今兒女的頭號問題,下面推薦2款粥助老人養生長壽。 

花生粥

功效:花生能健脾胃、補中益氣。花生仁中含有40%”50%的不飽和脂肪酸,不會擔心吃多了造成肥胖,花生仁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以及膽鹼等營養成分,花生還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但是慢性腹瀉患者不宜吃。

原料:花生45克,大米100克,少許冰糖。

製作過程:把花生米連同外面的紅皮一起用機器打碎,然後加入大米,加適量的水煮沸,改小火燉30~40分鐘即可,把少許冰糖加入攪拌均勻。

 桂圓肉粥

功效:桂圓能健脾補血,含有葡萄糖、蔗糖、維生素A、維生素B、蛋白質、脂肪等;與紅棗搭配,適用於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健忘、貧血、體質虛弱等的輔助治療。但是風寒感冒、發熱、舌苔厚膩者不宜食用。

原料:桂圓肉15克,紅棗 3-5枚,大米100克。

製作過程:把桂圓肉、紅棗、大米放在一起,加水煮沸,改小火煮成粥。

預防老年人血管中風的小動作

血管中風是老年人非常容易得的一種高發疾病,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健康,有的甚至會帶來生命危險,在天氣寒冷的冬天,老年熱更應該預防血管中風,有一些小動作可以幫助老年人預防血管中風,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看到,做這些小動作來預防中風。

一、摩擦並按摩頸部:摩擦兩隻手,等雙手感覺發熱之後,就按摩頸部的兩邊,摩擦到皮膚發紅為止,之後再將兩隻手的十指相互交叉在一起,放在後腦的地方,一定的來回左右的擦到感覺發熱,而後,可以配合一些轉頭活動,頭前俯時脖子儘量前伸,左右轉時幅度不宜過大,做30個迴圈即可;或可取站立姿勢,兩手緊貼大腿兩側,下肢不動,頭轉 向左側時,上身旋向右側,頭轉向右側時,上身旋向左側,共做10次,然後身體不動,頭用力左旋並儘量後仰,上看左上方5秒鐘,復原後,再換方向做。

二、運動肩部:雙手放在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肩先由後向前旋轉1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10次,接下來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反復運動,每次聳肩儘量使肌肉有緊迫感,放鬆時也要儘量使肌肉鬆弛。

三、兩腳畫圈:活動踝關節,不僅可以疏通相關經絡,還可刺激關節周圍的腧穴,起到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的作用。活動手腳也能舒筋活血,降低中風危險。

此外,老人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500下左右,也有好處。

以上提到的這些預防老年人血管中風的小動作都比較簡單容易做,對於老年人來說,冬天比較冷不願出門,在家可以做這些小動作,既能娛樂,又能預防疾病,何樂不為呢。

老人養生的法寶-“海帶”

為什麼說海帶是老人養生的法寶,大家開看看海帶的食療功效把。

海帶,又稱海草、昆布。海帶纖維少、肉質厚、味道鮮美,營養特別豐富,它含有豐富的多糖、褐藻膠、蛋白質、脯氨酸、維生素C、維生素B2、胡蘿蔔素、碘、鉀、鐵、鈣、鈷等營養成分。

海帶 —— 食療藥效

1、海帶具有抗癌、預防白血病和骨疼痛的作用。

2、海帶由於硫酸多糖、穀固醇、海藻氨酸、鉀的綜合作用,可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降血壓,預防並治療多種心血管疾病。

3、海帶富含鈣、碘物質,能促進骨骼、牙齒的生長,預防骨質疏鬆,是兒童、孕婦和老年人的營養保健食品。

4、海帶中所含的碘可以促使缺碘性甲狀腺的病理腫塊溶解,並借助於碘化物在人體組織和血液中形成的電解質滲透,使其病毒和炎症滲透物被吸收或排出。

5、海帶中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具有降低血脂的功用。常食海帶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脂、通便,並使機體強壯有力,是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腫瘤、甲狀腺病、水腫等患者的康復保健食品。

老年人健身的日常小動作

老年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就開始對養生保健感興趣,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很多的老年人在戶外健身,甚至這成為了每天的一到風景,其實不僅僅是戶外可以健身,日常的一些小動作也是可以起到健身的效果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小動作。

1、遠眺 登高遠眺,可調節眼肌和晶狀體,減輕眼睛的疲勞,改善視力。具體方法是:每天早晨、傍晚或大腦疲勞時,在自家的陽臺或登上山峰,有規律地轉動眼球和平視遠處的山峰、樓頂、塔尖等景物。長年堅持,必有好處。

2、張嘴 在看書看報或者做家務的閒置時間,可以把嘴巴一張一合的運動,一定要將嘴巴最大限度的張開,能夠使面部的肌肉都能夠跟著動起來,而且做一些有節奏性的運動,還能夠使血液迴圈加速,延緩局部各組織器官的老化,使頭腦清醒、精神振奮。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嘴巴輕鬆地、有節奏地一張一合,每次張合持續50次,約 1分鐘左右,每天早晚堅持各做一次。

3、轉頸 茶餘飯後的休閒時間,經常做做轉頸運動,既能收到提神的效果,又能防止頸椎疾病的發生。具體方法是:坐在椅上,先抬頭,儘量後仰,再把下頦俯至胸前,使頸背肌肉拉緊和放鬆,並向左右兩旁側傾10~15次,再將腰背貼靠椅背,兩手在頸後抱攏片刻。

 4、握拳 每天進行握拳鍛煉,能增強體內臟器功能,使人的體力倍增,並保持旺盛的精力。方法如下:將雙手緊握成拳,全身同時稍稍用力,然後放開,重複進行50~8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平時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及精力不足者,可採用此法。

5、摩鼻 鼻子是人體呼吸的一道門戶,它外與自然界相通,內與很多重要器官相連。經常按摩鼻子,有增強局部氣血流通、潤肺、防感冒之功效。具體方法是:用兩手大拇指的指背中間一節,相互擦熱後摩擦鼻 尖24次,用兩手手指摩擦鼻旁各12次,用手指刮鼻樑,從上向下10次。上述3個動作可同時做。

6、咽唾液 唾液與長壽有著密切的關係。中醫認為,唾液充盈,常含而緩緩咽之,能潤五臟,養肌膚,使人長壽。具體方法是:先平心靜氣,輕輕吐氣3口,再將舌伸出齒外唇內,上下左右攪動;當津液滿口時,鼓漱5~10次,分3次把唾液徐徐送入丹田。每日練生津3~4次。

7、踮腳 經常站立和久坐的老年人常會感到下肢酸脹,重者出現下肢靜脈曲張,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暢所造成的。不妨每小時做一次“踮腳”活動,方法是:不斷地抬起兩腳腳跟,使下肢血液回流良好。因為人體血液下肢回流,主要是靠抬腳後跟對小腿後部肌肉的收縮擠壓,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量大致相當於心臟每次跳動排出的血量。

不同的老年人不同的散步方法

散步是安全不累的運動,比較適合於老年人,但是散步其實也是有很多講究的,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散步方法,這樣既能期待強身健體的作用,又能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率,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同的老年人不同的散步方法。

1、普通散步法主要是保持每分鐘六十到九十步的速度就好,每次的時間大概持續半個小時左右。適合患冠心病、高血壓、腦出血後遺症、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

2、定量散步法是每次都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路線,同樣的時間和同樣的速度走完同樣的路程,散步的時候在走平坦的路面的同時也可以做一些爬坡或者攀高的運動,但是要快慢和勞逸結合,對鍛煉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處。

3、擺臂散步法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4、摩腹散步法散步時,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適合患慢性胃腸疾病、腎病的老年人。

5、逍遙散步法老年人飯後緩步徐行,每次5~10分鐘,可舒筋骨、平血氣,有益於調節情緒、醒腦養神、增強記憶力。

6、快速散步法散步時昂首挺胸、闊步向前,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鐘。適合慢性關節炎、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老年患者。

7、倒退散步法散步時雙手叉腰,兩膝挺直。先向後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復多遍,以不覺疲勞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腸功能紊亂等症。

綜上可知,不同的老年人不同的散步方法能夠預防各種老年人高發疾病的發生,所以老年朋友們趕緊來對號入座,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散步方法吧。

這些老年人健身的日常小動作是不是都很簡單,而且我們不經意間每天都會做,看來很多生活中不經意的小動作也是可以幫助老年人健康的,老年朋友今天你踮腳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