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莎普愛思提醒:老人最需要冬天的溫暖

高齡老人進入最難熬季節 死亡率觸目驚心

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來襲,全國一夜入冬,冬天模式全面開啟,不少網友在吐槽風大、氣溫低。在嚴寒的冬季,低體溫是導致老年人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據調查,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冬季發生低體溫的死亡率高達70%左右。所謂低體溫是指機體受寒冷的刺激以至體溫降至35℃以下時發生的一種綜合征。其主要表現為畏寒怕冷、皮膚濕冷、四肢冰涼、精神萎靡、反應遲鈍、不思飲食、面部浮腫,病人自訴感到冷,嚴重者意識模糊,呼吸次數明顯減少、心跳緩慢、脈搏微弱,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低體溫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老年人大腦皮層對寒冷的反應性降低,體溫調節功能減退,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紊亂,再加上老年人代謝率低,使體溫不能恒定在正常範圍之內,而降至正常以下而發生低體溫。

另外,冬季也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期,這是由於冬季天氣變冷、晝夜溫差增大,隨之出現的冷空氣會刺激人體毛細血管出現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重,容易誘發冠心病等。同時寒冷還有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冬季,是老人身體和心靈的雙重考驗

進入冬季,老人們除了身體的難受還有就是心理的負擔,冬季景蕭颯,老年人看見冬天的景色容易觸景生情,產生孤獨、悲傷的低落情緒。如果長時間不與人交流,就容易引起抑鬱症。

如果聽到死亡新聞或者身邊某某老人離世的消息,老人們心理會變得脆弱,恐懼死亡,常常會覺得熬不過冬天,久而久之造成精神困擾。對於人近黃昏的老人們來說,“死亡恐懼”難以擺脫。因為“死亡”不再遠在天邊,隨著親人、同齡朋友的離去,對死亡的恐懼也一天天增強,甚至令人寢食難安淚沾襟。

莎普愛思提醒:多關愛老人,讓他們的寒冬不再寒冷

莎普愛思提醒作為子女和晚輩的,在冬季,需要更加留意和關愛我們身邊的老人,提醒他們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小心不要著涼。還要時刻留意老人報的血壓和血糖水準,如有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人,要提醒他們按時吃藥,有時間,還可以陪伴他們到醫院定時檢查,防患於未然。

除了關心老人們的身體健康外,更要關愛他們的心理健康。對老人表現出來的“健康焦慮”予以重視, 別指責老人是在“沒事找事”。其次,讓老人的生活充實起來,多與外界接觸,不要做“宅老”。可以鼓勵老人多鍛煉,報名參加“老年大學”,學跳廣場舞,參與社區活動等,有助於將注意力的指向從自身轉移到外界。鼓勵老人動起來的同時,子女要學會肯定和表揚父母,平時不妨多表揚老人做菜好吃,把家裡收拾得很乾淨,寫了一幅好字,在街市上淘得一個好東西,能讓老人感到自我價值得到承認,增強自信。對於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子女可以多推老人到外面走走,每天儘量抽時間跟老人談談每天的工作和見聞。當老人表示身體不適時,應儘快到相應專科進行檢查,排除軀體病變。如果身體檢查沒有問題,而老人依舊時常抱怨不舒服,並且影響到日常生活,不妨讓心理醫生介入,給予專業指導。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路,發佈本文為傳遞更多資訊之用,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