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做這種事竟有這麼多驚喜

人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也是社會的一份子,需要交往、陪伴、給予愛。除此之外,人際交往還能帶來你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

年輕3.5歲。有相對固定社交圈和親密夥伴的老人會比其他人年輕3.5歲。加入足球隊、舞蹈團等小社團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是因為長期的友愛關係有利於使人維持年輕狀態。

增加對焦慮的耐受度。缺少社交活動的人,容易在假想空間裡不斷模擬即將發生的場景,從而產生焦慮緊張情緒。經常參加各種小聚會並試圖發表觀點,跟自己懼怕的人交流,則能夠逐步克服這種情緒。

加快身體康復。遠離孤獨、身處人群之中能夠説明加快身體的康復速度。這是因為慢性病和孤獨之間存在內在聯繫,在生活環境中被孤立的人通常免疫力較差,而社交能力較強者在遇到健康問題時,康復和生存的幾率會高出50%。

獲得止痛劑效果。和朋友相處時,發自內心的大笑是最自然、最沒有副作用的止痛劑。因為人在開心時,腦中的快樂激素會釋放出來,緩解體內各種疼痛,比如風濕、關節炎等。

不易得病。缺少朋友或長期人際交往不良的人,體內應激激素皮質醇的水準往往過高,這種長期的緊張狀態會損害健康。反之,體內皮質醇就會減少,人相對不易生病。此外,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讓人心情愉快,令體內的白細胞增加,增強自身免疫能力,對抗病菌的侵襲。比如一項研究證實,社交關係多樣化的人比孤僻者患感冒幾率小了很多。

減少恐懼。和別人相處,獲得安慰和理解的擁抱,可顯著降低對生活、困難和死亡的恐懼。因為這種擁抱可以立即降低人體內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準,向大腦發送“平靜”信號。

降低抑鬱風險。參加社交活動不僅能提升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還可以降低罹患抑鬱症的風險。

培養自信心。多參加社交活動,特別是在打籃球、郊遊等集體活動中展示自己並融入團隊,能夠培養個人的自信心、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建議大家與人交往時多關注別人給自己的正面評價,告訴自己“我很棒”,可以給人積極的心理暗示。

變得更聰明。社交能夠讓人變得更聰明,因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是對認知能力的一種鍛煉。比如,隨時要從大腦“資料庫”中抽取體育、保健、冒險、時尚等不同人感興趣的話題,令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

有助降血壓。人際關係好,身體釋放出的激素可以起到維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比如,和他人擁抱時,皮膚的感覺會啟動壓力受體“帕西尼氏小體”,然後向大腦迷走神經區域發送信號,該大腦區域的一大作用就是降低血壓。

心臟更強壯。風趣幽默、喜歡與人談笑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較低。因為在這種狀態下,身體血液迴圈更好,減少了對血管的威脅,降低了心臟病的發病風險。

降低早亡風險。社會孤獨感的危害等同於酗酒或每天15支吸煙,甚至比不運動所帶來的危險還要嚴重。而缺少社交,出現社會孤獨感的人,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幾率達到正常人的2倍。

大腦衰老慢。與社交頻繁的老人相比,社交少的老人記憶力下降速度快兩倍。他表示,社交能改善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充分開發大腦潛力。有固定社會交往的百歲老人能夠使用電子郵件、社交網路、即時通訊等方式聯繫老朋友,反過來,這些新事物和新科技則有助於老人鍛煉大腦,同時增強社交關係。

睡覺更香甜。一個人越孤獨,難以入睡的次數就越多。瑞典一項研究也顯示,缺少社交的人經常壓抑和隱藏自己的感情,更易失眠,而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帶給人一夜好夢。

產生幸福感。社交活動與多種能使人產生快感的神經遞質和生化物質的釋放有關。與朋友擁抱、輕撫時,體內會釋放內啡肽,使人心情愉悅,並產生幸福感。另外,常和朋友們歡聲笑語,也有助於血液迴圈,使人充滿活力。

獲得心靈歸屬。結交談得來的鄰居、有新觀念的年輕人、參加社團和同學會等,都能讓人開闊視野、保持資訊暢通、瞭解外面世界發生的一切,並能讓人心靈有所歸屬。無論是否退休,維護和他人的聯繫,建立一個密切的人脈網路至關重要,也是人生履歷中的重要一部分。不僅如此,複雜的生活裡總會遇到各種問題,並且充滿了讓人困惑的變數。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也等於有了一個參謀團。建議大家在做重大選擇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可以邀請值得信任的朋友給自己提意見、做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