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空氣濕度對人的影響是什麼

說到空氣濕度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到底是什麼,空氣濕度是人們看不到,也摸不到的,但是卻又真真切切的存在,而且空氣濕度對人的影響也確實很大。空氣濕度是有一個正常範圍值,當空氣濕度高於正常範圍值或者低於正常範圍值的時候,對人們的身體的健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空氣濕度過大或過小,都對人體健康不利。濕度過大時,人體中一種叫松果腺體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就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感到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在濕度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島)工作、生活,還容易患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濕痹症。但濕度過小時,蒸發加快,乾燥的空氣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人皮膚乾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現口渴、乾咳、聲嘶、喉痛等症狀,極易誘發咽炎、氣管炎、肺炎等病症。現代醫學還證實,空氣過於乾燥或潮濕,都有利於一些細菌和病菌的繁殖和傳播。

科學家測定,當空氣濕度高於65%或低於38%時,病菌繁殖滋生最快;當相對濕度在45%-55%時,病菌的死亡率較高。正是因為空氣濕度影響著人體健康,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關注溫度和晴雨,也要關注身邊無時不在的空氣濕度及其變化。

以上就是空氣濕度對人的影響的相關內容,空氣濕度過高的或者過低的話,對人體健康是存在威脅的,所以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還是要關注空氣濕度。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大家如果要外出,建議最好是帶上口罩,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細菌或病菌的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