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央視調查指檳榔致癌 揭檳榔的危害

導語:央視調查指出,檳榔能夠致癌。這一消息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有的人在生活中有吃檳榔的習慣,然而經常吃檳榔對身體是有很大危害的。那麼長期吃檳榔的危害都有哪些呢?趕緊來瞭解下吧!

央視調查指檳榔致癌

專家表示可標注“嚼檳榔有害”警示

據央視報導,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與砒霜、六價鉻、二惡英、甲醛等並列。但是由於相關標準的缺失,檳榔在我國依然是作為食品銷售。

據統計,目前檳榔產業年產值達到了100億元,從業人員數量也達到了幾十萬。目前在市面上,檳榔到處都能買到,而檳榔廣告也隨處可見。

但是在我國,檳榔的生產銷售卻沒有國家標準,只有湖南省的地方標準,而地方標準只是針對檳榔加工過程以及添加劑的一些標準進行規範,對於檳榔本身致癌的問題卻並未提及。

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譚紅專表示,檳榔作為食品確實不太妥當,因為食品是要求完全無害的。“(檳榔)按照食品來生產,我覺得可能會變成一種誤導,我們不能把它作為一個無害的食品推薦給老百姓。”

譚紅專表示,檳榔可歸到煙草一類,但不能放在食品這一類。在香煙包裝盒上有一句話——吸煙有害健康。

在檳榔這方面,同樣可以採用這樣的辦法,要告訴老百姓,嚼檳榔有害健康,然後老百姓自己權衡,到底要不要吃這個東西。

據悉,印度是世界上檳榔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口腔癌的發病率也居世界第一。印度現在商業化生產的檳榔已經被要求貼上明顯的有害標籤。

有專家呼籲,我國應儘早採取相關措施,在檳榔包裝上標明檳榔本身的成分、含量,做出充分警示,並對檳榔產業進行合理規範。

長期嚼檳榔導致的口腔癌過去是一種地方性疾病,在盛產檳榔的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我國的臺灣、湖南、海南等地,其發病率很高。

近些年來,其銷售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據淘寶網公佈的2011年一系列消費資料顯示,最讓全國人上癮的零食是檳榔。

長期嚼檳榔為何會致癌?專家解釋,檳榔中含大量具有細胞毒性的檳榔堿,口腔黏膜與之發生反應後,可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這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嚴重者可發展為口腔癌。



檳榔的危害

檳榔的壞處

1.檳榔的汁液呈紫紅色,嚼檳榔日久會使人牙齒變黑。檳榔嚼過後,將殘渣吐在地上,紅跡斑斑,如同血漬,影響公共衛生。

2.含可致癌的生物鹼。臺北市衛生局第一科科長丘展賢表示,臺北有8成8至9成2的口腔癌病人,都因嚼食檳榔而引起。

3.孕婦過多嚼食檳榔,有可能造成流產。

檳榔的分析

檳榔的作用是殺蟲,行氣,下水,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

據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檳榔的初始用途

發現檳榔之初,並非嚼食而是藥用,有祛痰止咳、消食醒酒、寬胸止吐、驅蟲等作用。

檳榔嚼食後,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

過去住高山地帶的民眾常以吃檳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勞。

檳榔汁垢污染黑唇緣齒頰,影響觀瞻,且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 妨礙消化機能。

檳榔渣刺激胃壁,導致胃黏膜發炎甚至穿孔,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營養不良。

吃檳榔的壞處

如果長期的咀嚼檳榔的話,會導致牙齒變黑,因為檳榔的液汁是呈紫紅色的,所以說檳榔要少吃的哦;

長時間咀嚼還會導致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過量的話還會導致中毒;

檳榔中還有可致癌的生物鹼,所以長期咀嚼還會導致致癌的;

長期咀嚼檳榔還會導致成癮和致幻作用,所以說呢,檳榔對人體的危害還是挺大的,所以說人們要多加意識到這些;

過量檳榔堿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如系內服引起者可用過錳酸鉀溶液洗胃,並注射阿托品。

檳榔,早在200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

引發口腔癌等多種癌症

許多研究也表明,經常咀嚼檳榔會明顯增加口腔粘膜病變的可能性,提高口腔癌的發病率。

2011年《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誌》(電子版)中提到,在檳榔流行的國家和地區中,口腔癌的發病率名列前茅。

印度是世界上檳榔消耗的最大國,在印度孟買的一個大規模的調查中,有33.0%的人咀嚼不同品牌的檳榔。

因此,印度口腔癌的發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在巴布亞新磯內亞,接近60%的居民咀嚼檳榔,該國口腔癌的發病率位居世界第二。

口腔癌發病率為世界第三的所羅門島,居民咀嚼檳榔比例亦較高。在嚼檳榔盛行的我國臺灣,口腔癌發病率也很高,其中每10萬男性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

此外,除了口腔癌,根據我國臺灣的相關研究,檳榔除與咽癌、喉癌、食道癌等有明顯相關外,其他諸如與胃癌、肝癌、膀胱癌、子宮頸癌等的關聯性也是未來急待進一步研究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