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脾胃濕熱性體質如何調理呢

大家瞭解濕熱性體質嗎? 一般情況下, 濕熱體質的人會比較易怒易煩躁,也經常會出現緊張、壓抑、焦慮的情緒。由於濕熱性體質的人長期遭受濕熱侵襲,所以會出現倦怠、不願運動、臉上出油多、頭髮容易髒、舌苔膩等症狀。除了以上症狀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等現象,那麼濕熱性體質如何調理呢?跟我來看看吧。

養生原則

濕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濕。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品質。另外,有空練練氣功、瑜伽、太極這些舒展筋骨和身體的運動,非常適合濕熱體質的人。同時,注意儘量避免在潮濕、炎熱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衣著儘量保持以寬鬆為好。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濕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濕上加濕,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如果濕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濕熱侵襲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狀。

飲食調理,多吃芳香食物

濕熱天氣,濕熱體質的人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調理呢?武月萍給大家介紹了一些實用的小方法,不妨試試。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濕,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濕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藥,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濕作用。

作料:生薑、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濕、發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濕的作用。

粥:濕熱的季節粥也是很好的選擇,茯苓、白術、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濕養胃。

湯: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濕。

小孩或長期脾胃虛弱的人,如不想吃飯、渾身沒勁或者飯後感覺胃滿滿的、腹脹、拉肚子等脾虛濕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藥和炒雞內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沖著喝,緩解症狀。

通過以上關於濕熱性體質如何調理的介紹,大家知道怎麼調理了吧。大家還要注意除了通過以上飲食調理外,平時大家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 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儘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調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