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喝成這樣就是酒精中毒


最易酒精中毒的三個階段

1.興奮期(輕度):

患者大多面色和脖子發紅(也有少數面色無變化),現眼部充血,自覺身心愉快,說話爽直,毫無顧忌;有的表現為粗魯無禮,感情用事,喜怒無常;有的高談闊論,滔滔不絕;有的則寂靜無言,默不作聲,有時則安然入睡。對輕度中毒者,本人應立即停止飲酒,旁人也應勸其不要再飲。

2.共濟失調期(中度):

患者的動作逐漸笨拙,身體搖搖晃晃失去平衡,步態蹣跚,舉步不穩;且語無倫次,言語含糊不清現象;一再否認自己喝醉,還反復要求和旁人大杯對飲。對中度中毒者,不僅不能再飲,而且還要勸其離席休息;令其多喝白開水或茶水,使乙醇儘快從尿中排出,以減輕中毒症狀。

3.昏睡期(重度):

患者轉入朦朧狀態,可癱倒在桌下,酣然入睡,並有鼾聲。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口唇發紫,瞳孔散大(或正常),呼吸均勻緩慢,脈搏增快而洪大,體溫偏低。嚴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死亡。此外,還可有噁心、嘔吐、腹脹、打嗝和噯氣等。病人可以有高燒、休克、顱壓增高等症狀,還可發生低血糖。對重度中毒者,要立即送醫院搶救。入院前(或途中)要有專人照顧,注意防止嘔吐物誤入氣管引起窒息。

急診科的專家指出,空腹喝酒最容易出現酒精中毒,尤其是白酒。

酒精中毒是由於一次飲用大量的酒類飲料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及抑制狀態。飲用白酒者引起酒精中毒的比較多,乙醇在人體內可以經肝臟解毒,大量飲酒如果超過機體的解毒極限,就會引起蓄積中毒。因為空腹飲酒乙醇吸收得更快,所以更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喝酒“一口悶”神經最易中毒

而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研究所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感情深,一口悶”。在觥籌交錯中,當一杯杯顧及情面的酒喝下肚,殊不知在喝酒者體內,酒精正對其神經元細胞展開一場無情的“屠殺”。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高濃度酒精能引起神經元細胞的應急反應,啟動“自殺”程式,最終導致神經元細胞死亡。尤其在神經元細胞發育旺盛的胎兒期、嬰幼兒期和青春期,酒精對其危害更加巨大,而且一旦造成損傷,目前尚無恢復手段。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研究所駱嘉研究員的研究揭示,當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後,細胞內的RAX蛋白會和抗病毒“衛士”——蛋白激酶PKR結合,從而啟動PKR。在一般情況下,只有當病毒入侵細胞時,PKR才會被啟動,阻斷蛋白合成,啟動細胞“自殺”程式,使受感染的細胞與病毒俱焚,以保障健康細胞不被連累。但當受酒精刺激的RAX蛋白啟動了PKR時,受騙的PKR還是會恪盡職守地命令細胞“自殺”。由於神經元細胞無法再生,於是一次次“自殺”累積起來的傷害,最終導致中樞神經受損。

當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一定量時,PKR在幾分鐘內就會下令神經元細胞“自殺”,6個小時後,神經元細胞就奄奄一息了,12個小時後正式死亡。

駱嘉指出,“一口悶”的喝酒方式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的損害最為嚴重。

家庭急救:首先設法催吐

因為飲酒至輕中度急性酒精中毒的現象太普遍,飲者及周圍的人們大多不在意,認為只要讓酒醉者睡睡就行了。不幸的是,不乏因飲酒過量而喪命的例子,尤其是原來有慢性疾病者,若不注意節制,逢喝必醉,更容易發生意外。所以,只要飲者出現上述急性酒精中毒症狀時,均應留意觀察,要進行及時的現場家庭急救。因條件有限不能現場急救的要送醫院診治。對輕、中度中毒者,家庭急救首先是鼓勵或設法使患者吐出胃內殘存的酒,可用筷子刺激其舌根催吐,然後給予濃茶,以興奮神經中樞。對重度昏睡者,使其頭部偏向一側或讓其側臥,以防嘔吐時食物吸入氣管而導致窒息。要定時仔細觀察呼吸狀況。正常人的呼吸是均勻的,每分鐘16~20次,如果患者呼吸減慢或不規則,或者出現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情況,為危險症狀,應立即打120呼救電話,送患者到醫院診治,醫院治療常用納洛酮、輸液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