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潤腸通便的食療偏方有哪些呢

身體攝入食物後會則胃部消化,最後會通過大便排出來,這個過程與多個器官有關,如果消化出現問題,患者有腸胃裡將出現縮便,嚴重的就會出現便秘,更多的疾病就會出現。患者發現這樣的問題時要注意飲食的調理,可通過食療偏方控制疾病的發生,那麼潤腸通便的食療偏方有哪些呢?患者可食用的飲食偏方有下列幾種。

1、郁李仁粥

材料:郁李仁10克,大米50克。

做法:先將郁李仁搗爛,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

吃法:每日2次,連續3~5天。

功效:可潤腸通便、利水消腫,適用于大便乾燥秘結、小便小利、水腫脹滿等。

2、紫蘇麻仁粥

材料:紫蘇子、火麻仁各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蘇子、火麻仁搗爛如泥,然後加水慢研,濾汁去渣,再同大米煮為稀粥。

吃法:分為2次服食,連續2~3天。

功效:可潤腸通便,適用於長期節食減肥、老人、產婦、病後體質虛弱等所致的大便不通、燥結難解者。

3、肉蓯蓉粥

材料:肉蓯蓉20克,大米100克。

做法:肉蓯蓉用水煮成汁,過濾去渣。大米入鍋煮粥,待粥快熟時,倒入肉蓯蓉汁,再煮沸數次,即可食用。

吃法:每日1劑。

功效:肉蓯蓉既能通腎陽補腎虛,又能潤腸通腑治便秘,適用于陽虛便秘者。

4、首烏粥

材料:制首烏20克,大米100克。

做法:制首烏納於紗布袋中紮緊,與大米煮粥食用。

吃法:早晚各一次。

功效:適用於長期減肥、血虛、腎虛、腸燥所致的習慣性便秘。

5、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30克(洗淨,炒熟,研末),大米100克。

做法:將黑芝麻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共同煮粥食用。

吃法:每日1次。

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肝腎虧損之便秘。

潤腸通便的食療偏方有哪些呢?患者可吃上述食物,粥是益於消化的食物,吃了後在短時間內會消化掉,患者也能感覺到饑餓,當消化達到一定要求後就會通過大便排出來。這樣潤腸通便的目的就能達到。使用飲食控制此問題的人是非常多的,可是有些人的飲食並不規範,攝入的食物類型較多,就會破壞掉身體的機能,對患者身體、腸胃均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