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患上這病之後身上一碰就青

烏青塊是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人的一生中總有那麼幾次,在磕磕碰碰後留下一塊難看的印記。但是,對某些人而言,他們的烏青卻來得如此悄無聲息。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呢?

烏青是如何產生的?

烏青是由於皮下血管破裂,血細胞漏出至血管外並積聚在皮下組織中而形成的。

生活中人們見過的烏青總是形態各異。在醫學上,根據烏青直徑從小到大,我們將其分為:出血點、紫癜和瘀斑。

烏青的顏色也並不是青一塊紫一塊那麼簡單。如果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烏青一般在早期呈暗紅色或紫色,逐漸會轉變為黃褐色或黃綠色,然後才慢慢退去。這是因為紅細胞中含有血紅素,從血管漏出之後,血紅素不斷分解代謝變化為其他物質,進而產生了這樣的顏色變化。

一碰就烏青,這是為什麼?

正常人體具有非常精密而又複雜的止血系統,當機體遭到外來創傷時,便會啟動應急防禦體系。要理解為什麼會產生烏青,就一定要對這套體系建立基礎認識。

簡單來說,這套系統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數三個方面組成。

血管

人體的血管好比河堤,血液好比河水。在我們皮下組織中,分佈著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毛細血管,它們的平均直徑只有8微米,比頭髮絲還要細10倍。血液通過這些血管到達組織,供給養分。

血小板

血管中的血小板就好比堤壩中的磚頭,它們肩負著搶險突擊隊的重擔。當血管出現破口時,它們會快速聚集到破裂處,封堵住血管的薄弱部位,避免出血的發生。

凝血因數

凝血因數好比水泥,它們能夠將血小板緊緊粘附在一起,就好比水泥將磚頭都粘在一起,砌成堅硬的堤壩,避免出血。

當發生碰撞後,毛細血管壁會破損。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會迅速做出反應。

破損部位的血管會迅速收縮閉合。

血小板和凝血因數也會蜂擁而至,齊心協力避免出血的發生或範圍擴大。

如果損傷較大,我們的應急防禦體系沒來得及充分止血,血管中的血液就會有一部分進入到我們的皮下組織,這部分的皮下出血便成為了我們看到的烏青。

所以,對於大部分正常人而言,只有當碰撞的力度較大,對毛細血管產生足夠破壞時才會出現烏青。

一般來說,烏青會在兩周左右被完全吸收。如果你覺得兩周時間太長,可以通過早期冷敷(傷後一天之內),後期熱敷等加快吸收進度。但其他民間療法,諸如穿刺放血、拔罐等均存在一定創傷,切勿嘗試。

如果在判斷過程中,你發現了以下幾種情況,就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時間短,部位多,範圍大:短時間內出現多部位烏青,或是烏青範圍逐漸擴大,吸收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