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只知道上火了?這五種火你能分清嗎?

心火

虛火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口幹、舌尖紅。實火的症狀是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煩躁、舌尖紅等。虛火可用生地、麥冬;實心火則需用苦寒之物,如黃連瀉心湯。

胃火

實火為上腹部不適,伴有多食易饑、口幹、口苦、煩躁不安、大便幹結、牙痛、牙齦出血、鼻出血、舌紅苔黃等。胃實火可吃海帶根、西瓜;或用知母、黃芩、淡竹葉、石斛、天花粉等適量泡茶飲;中成藥可用梔子金花丸。虛火則表現為口渴、飲食減少,時有輕度腹脹、低熱或潮熱、大便乾燥、舌紅少苔或無苔等,可適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

肝火

肝實火旺的時候,除了眼睛紅、腫、疼以外,還會煩躁,很容易發火、口渴,大便乾燥。去肝實火,可用決明子泡水喝,如果上火症狀再重一點可用野菊花泡水喝,吃點涼拌苦苣苗;中成藥可用龍膽瀉肝丸。肝虛火不是眼睛紅腫疼,而是眼睛發澀,此外還會有手腳心發熱,內心煩躁,後半夜睡著的時候出汗。想去肝虛火,可用枸杞15克,加杭白菊一起泡水喝;還可以將黑芝麻炒熟吃;中成藥可用杞菊地黃丸。

肺火

肺實火通常伴隨感冒,如果咳黃痰、嗓子疼、口渴、大便乾燥,喜涼食,則基本可確診肺實火。去肺實火可用鮮百合煮粥,或用羅漢果泡水喝;中成藥可用羚羊清肺丸、夏桑菊沖劑。肺虛火主要是久咳不愈,咳嗽無痰或少痰。肺虛火又分燥熱和虛熱,燥熱者乾咳無痰,或有口渴,多發生在感冒發燒以後,可吃川貝蒸梨、秋梨膏。陰虛肺熱者手腳心發熱、盜汗,可用麥冬、天冬各10克,同煮半小時,每天當茶飲;條件允許的話,也可吃些西洋參;中成藥可用養陰清肺丸。

腎火

腎火一般多為虛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傍晚口幹、煩熱、失眠、盜汗、多夢、遺精,有時甚至尿道灼痛、腰膝酸軟或脛骨痛、足跟痛等。去腎火可用豬腰子2只,枸杞、山萸肉各15克,共入砂鍋煮至豬腰熟爛,吃腰子喝湯,兩日1劑,連用效果更好。平時也可以用枸杞、地骨皮泡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