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溫暖過冬的12個絕招 多喝豆奶

1.暖氣溫度別太高

空調、暖氣溫度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出門時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縮,讓人感覺更寒冷。因此,室內溫度最好設為18℃--20℃。

2.少攝入咖啡因

咖啡因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況下也不易自然收縮,導致身體熱量損耗,讓人感覺更冷。老中醫姜茶等脫咖啡因熱飲保暖效果更好,更適合冬天。

3.手別放進口袋裡

冬季走路不要將雙手插進口袋裡,而應該戴上手套,甩動雙臂,這樣可活動臂膀肌肉,改善雙臂及雙手血流,使得身體溫熱,更利保暖。

4.多喝豆奶

豆奶與攝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攝入蛋白質可顯著升高體溫。建議早餐喝杯豆奶,同時可適當吃些堅果和優酪乳。

5.帽子要蓋上耳朵

頭部散熱占身體散熱的30%。最好選擇可覆蓋耳朵的帽子,因為耳朵雖薄,但表面積大,更易散熱。

6.起床前活動腳趾

起床前腳趾上下活動20次,然後用腳畫圓圈活動腳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將大腿收緊放鬆10次。這樣可讓身體活動開,下床不會感覺太冷。

7.使用保濕霜

濕疹或皮炎患者在冷天更要注意保濕。因為皮炎部位炎症會加速表皮血流量,導致身體熱量喪失更多。

8.鞋子放在暖氣旁

冷天時,血液多數被輸送到重要器官,手腳處的比較少。專家表示,雙腳猶如保溫瓶,只要一開始冷,就會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將鞋子放在暖氣旁熱一熱。

9.穿個小背心

穿件保暖背心或戴個腹帶有助於保持身體核心區域體溫,減少身體散熱,更有益身體保暖。

10.坐搖椅

久坐不動會導致體溫下降。建議坐著時不妨選擇搖椅,有助於活動手臂、大腿肌肉群,促進血液迴圈,產生更多熱量。

11.不要一直窩在家裡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喜歡社交的人更不怕冷。與其在家“冬眠”,不如外出與朋友交流,可增添溫暖感,提升積極情緒,驅走寒冷。

12.回憶快樂往事

回憶快樂往事可重現昔日身體舒適感,讓人感覺更溫暖,身體更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