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為了健康,食物要五味調和均衡進食!

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因而為了健康,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該均衡進食。人們的口味千差萬別,酸、甜、苦、辣、鹹,各不相同,若長期嗜好某種味道的食物,會對人的健康不利。

鹹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咸入腎”,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嘔吐、腹瀉、大汗之後宜喝適量淡鹽水,以保持正常代謝。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但鹹味食物吃多了,則會使血脈凝滯,而面色失去光澤。

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入心”。苦味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如苦瓜,常吃能治療水腫病。但苦味食物吃多了,則會使皮膚乾燥而毫毛脫落。

中醫認為,辣入肺。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薑、辣椒、胡椒,均是以辣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辛辣食物吃多了,則會使筋拘攣而爪甲枯槁。

中醫認為,酸入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烏梅、山萸肉、石榴、番茄、山楂、柳丁,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但酸味食物吃多了,則會使肉堅厚而唇縮。

中醫認為,甜入脾。食甜可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和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但甜味食物吃多了,則會使骨骼發生疼痛而頭髮脫落。

所以飲食要做到五味調和,不過多地吃某一種味道的食物,也不要長期不吃某種味道的食物,這樣才能筋骨堅強、氣血通暢、肌膚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