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治療喉嚨癢咳嗽的偏方 23種食療法治咳嗽

銀耳冰糖羹

材料

銀耳10克,冰糖20克。

做法

先將銀耳去蒂,揀淨雜質,用冷開水浸泡至脹大。再將銀耳、冰糖放沙鍋中,加水適量,用文火燉煮90分鐘,至銀耳松爛、湯汁稠時即成,每晚食用一次。

功效

滋陰潤燥,化痰止咳。適用于肺陰不足所致的乾咳少痰,不易咳出,痰中帶血等症狀。

杏梨茶

材料

苦杏仁10克,大鴨梨1個,冰糖少許。

做法

將杏仁去皮尖,打碎;鴨梨去核,切塊;加適量水同煮,煮沸後加入冰糖,代茶飲用。

功效

此茶能潤肺止咳,適用於燥熱型急性氣管炎、咳嗽。

絲瓜花蜂蜜水

材料

絲瓜花10g,蜂蜜15g。

做法

將絲瓜花洗淨,放入茶盅內,加開水沖泡,然後上蓋浸泡10分鐘後倒入蜂蜜,攪勻即成。服用時揀去絲瓜花不用,趁熱飲用,每日三次。

功效

適用於肺熱型支氣管炎,咳吐黃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症,具有清肺平喘之功效。

紅糖姜棗湯

材料

30克紅糖,15克鮮薑,30克紅棗。

做法

三碗水加紅糖、鮮薑、紅棗一起煎到過半。趁熱服下。

功效

可以起到驅風散寒的作用,對於胃寒刺痛、傷風咳嗽、產後受寒腹瀉、惡陰等治療效果比較好。

白蘿蔔蜂蜜

材料

1個大白蘿蔔,30克蜂蜜,5粒白胡椒,2克麻黃。

做法

洗淨蘿蔔,切片,放入碗中,再將蜂蜜、白胡椒和麻黃一同放入蒸30分鐘,趁熱服用。

功效

可以起到很好的發汗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對於風寒導致的咳嗽治療效果相當顯著。

蘿蔔蔥白

材料

1個蘿蔔,6根蔥白,15克生薑,3碗水。

做法

煮熟蘿蔔,將蔥白、姜放入水中,煮到剩下一碗湯,連渣一次服下。

功效

可以起到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的作用,對風寒咳嗽、痰多泡沫、還伴畏寒、身倦酸痛等治療效果較好。

百合款冬花水

材料

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

做法

將所有材料一同置入砂鍋中煮成糖水。喝完水也要吃完百合,建議晚飯後睡前食用。

功效

百合潤肺止咳。款冬花辛溫,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作用,治療嬰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幹痛,久咳不愈。

荸薺百合羹

材料

荸薺(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個,冰糖適量。

做法

將荸薺洗淨去皮搗爛,雪梨洗淨連皮切碎去核,百合洗淨後,將三者一同加水煎煮,後加入適量冰糖煮至稠湯狀,趁熱服用。

功效

三者合用起滋陰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治療痰熱咳嗽,痰黃稠,咽喉不適。

川貝母蒸梨

材料

雪梨或鴨梨一個,川貝母6克,冰糖20克。

做法

梨挖空去核,將川貝母研成粉末後置入梨內,用牙籤將梨復原固定,放入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時,將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貝母一起服用。

功效

貝母為化痰止咳良藥,與雪梨、冰糖並用,則起化痰止咳,潤肺養陰功效,治療久咳不愈,痰多,咽幹,氣短乏力。

食醋

材料

白醋適量。

做法

將醋燒沸,放涼後備用,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下,日服多次。

功效

醋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解毒、消腫的功用,用於治療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癢的功效。

核桃鴨子

材料

核桃仁200克,荸薺150克,老鴨子1只、雞肉泥100克、雞蛋清(1只)。

做法

宰殺鴨子,去內臟,洗淨,用開水浸一遍,置盆內,加入蔥、薑、味精少許,置入蒸籠中蒸熟,取出放涼後,去骨,切成塊,將核桃仁、荸薺研切成碎末狀,與雞肉泥、雞蛋清,加少許濕粉共調成糊狀,將糊淋在鴨膛上,下油鍋炸酥,撈出、控油即成,可在用餐時服用。

功效

核桃仁味甘性溫,能補腎助陽,補肺健肺,潤腸通便,含豐富的脂肪油,多量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糖類等成分。荸薺味甘、性寒,能清熱生津、化痰消積。鴨肉味甘、性微涼,能補陰益血、清虛熱,可補腎溫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劍花豬肺湯

材料

劍花25~30克、豬肺1具。

做法

將劍花先用水浸至柔軟,除去泥沙,與豬肺同煮1~2小時,調味之後喝湯即可。

功效

劍花性味甘微寒,有清熱潤肺,止咳作用,常用治肺結核,支氣管炎、頸淋巴結核、腮腺炎,配合豬肺起到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功效,用於治療秋冬肺燥於咳,口氣臭穢。

南杏桑白豬肺湯

材料

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豬肺1具(約250克)。

做法

將豬肺洗淨,擠除泡沫,切塊,起油鍋,加生薑爆炒後放入砂鍋中,加入南杏,桑白皮,一同煲湯,調味後喝湯即可,豬肺可用餐時食用。

功效

豬肺味甘、性平,有補肺潤燥作用。南杏味甘、性平,為宣肺潤燥,止咳平喘的常用藥。桑白皮性味甘寒,瀉肺平喘。本湯可以潤肺止咳,治療肺燥乾咳,口幹鼻燥,少痰或無痰。

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湯

材料

沙參50克,玉竹、蓮子、百合各25克,雞蛋1個。

做法

將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洗淨,同雞蛋連殼一起下鍋,一起燉半小時,取出雞蛋除殼,再將其一起燉至藥物軟爛,吃雞蛋喝湯,可加入糖調味。

功效

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用於治氣虛久咳,肺燥乾咳,咳嗽聲低,痰少不利,體弱少食,口幹口渴等。

絲瓜粥

材料

絲瓜500克、粳米100克、蝦米15克、薑蔥適量。

做法

先將絲瓜連皮洗淨切塊備用,粳米煮粥,待到快熟時加入絲瓜、蝦米及其他配料,可在早、晚餐時食用。

功效

絲瓜味甘性涼,能清熱化痰、涼血、解毒,含皂甙、絲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e等成分,與粳米、蝦米等同用,有清熱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冰糖雪梨

材料

雪梨1~2個,冰糖30~60克。

做法

將雪梨去皮、核,與冰糖一起置於瓷杯內,隔水燉至冰糖溶化。吃雪梨並喝汁,建議晚飯後食用。

功效

雪梨潤肺清熱、生津止渴,與冰糖同用,能增強潤肺止咳作用。治療肺燥咳嗽,乾咳無痰,唇乾咽幹。

冰糖燕窩粥

材料

10克燕窩,100克大米,50克冰糖。

做法

先把燕窩放到溫水裡面浸軟,將絨毛汙物摘去,再放到開水碗裡面繼續漲發。再將大米淘洗乾淨後放到鍋裡面,加3大碗清水,旺火來燒開,改用文火進行熬煮。把純淨的燕窩發好,放到鍋裡面和大米一起熬大概1小時,將冰糖加入溶化後即可。

功效

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效果。肺虛久咳和咳喘傷陰都適合用。

沙百鴨湯

材料

北沙參50克,百合30克,鴨肉200克,蔥、薑、精鹽各適量。

做法

將沙參、百合切片、鴨肉切小塊,放入蔥、薑等,加精鹽,加水適量共煮湯,至鴨肉熟即可,吃鴨肉喝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功效

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適用于陰虛火旺所致的咳嗽,咯痰不爽,痰中帶血等症。

山藥杏仁粥

材料

山藥、粟米各100克,杏仁20克,酥油適量。

做法

山藥煮熟,粟米炒為粉,杏仁炒熟,去皮、尖,搗為末。每日空腹開水調杏仁末10克,山藥、粟米粉各適量,和酥油一起服用。

功效

補中益氣,溫中潤肺。適用於脾虛體弱,肺虛久咳等症。

桑菊飲

材料

桑葉、杭白菊各5克,薄荷3克,蜂蜜適量。

做法

將桑葉、杭白菊放在鍋中煎約半小時,再放入薄荷3克煎片刻,兌入蜂蜜即可。

功效

此茶對於咳嗽、發熱、風寒頭痛等症狀頗有療效。

陳皮茶

材料

陳皮(最好用鮮橘皮),白糖適量。

做法

先將陳皮用水洗淨,撕成小塊,放人杯內,用開水沏,燜好,再將泡燜的陳皮汁倒出,汁內加白糖攪勻即可,代茶飲用。

功效

此茶可以順氣、止咳、化痰、健胃、消暑、去溫。適用於脾虛胃弱,咳嗽氣喘者,此外還可以使皮膚健美。少女飲用最宜。

洋蔥蜜

材料

洋蔥一個、蜂蜜適量。

做法

將洋蔥切成薄片,放在一個深瓶中,然後倒滿蜂蜜,放置10—12小時後即可服用,每次服一匙,一天4—5次。

功效

洋蔥和蜂蜜都是非常有效的天然化痰藥,放在一起效果更佳。

榆皮蜜

材料

滑榆樹皮,半杯蜂蜜,沸水。

做法

用滑榆樹皮加一份沸水及半杯蜂蜜泡制,配製好後存入瓶罐中,每3至4小時使用1茶匙。

功效

對咳嗽及喉嚨不適療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