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放進冰箱就變質的食物家家都有

現在的家庭,哪家能缺少電器?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們每天對食物的需求是源源不斷的,但不可能每一次買來的食物都剛好只吃一頓,加上上班族工作繁忙,也不可能總是有時間去菜場買當天新鮮的菜。於是,這種電器就應運而生了,它就是電冰箱。自從有了冰箱,食物就有了合適的儲存所,人們也很放心地把食物放在裡面。

冰箱裡的溫度低,特別是冷凍室,溫度可達零下18攝氏度,確實可以殺死不少細菌。但也有少部分的細菌是不怕寒冷的,所以,不要對冰箱的保鮮功能持過高的期望。

也許人們認為,只要食物放進去的時間不是太久,定期地清洗冰箱內部,不會有什麼問題。然而,有些食物,從放進冰箱的那一刻起,就是錯誤的。

一、熱帶水果

植物的分佈跟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些植物生長在熱帶,把它移植到寒帶肯定是很難存活的。同樣的道理,熱帶水果放在冰箱裡冷藏或是冷凍,肯定會破壞水果的口感和營養。

如今,運輸業越來越發達,不管什麼地方的食物,都可以很快地運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比如熱帶水果。本來,水果就是吃得越新鮮越好,所以,一次性不要買太多的水果,買回來也應該儘快吃完。像香蕉、芒果、荔枝、火龍果等,都屬於此列。有經驗的人應該知道,這類水果放進冰箱,要不了兩天,把它們再拿出來的時候,已經變色、長斑、口感不佳了。你想想,被凍傷的水果營養能不流失嗎?

二、部分蔬菜

一般來說,除了水果,最需要吃得新鮮的,就數綠葉蔬菜了,很容易被凍傷。而非綠葉蔬菜,也不是就可以放心地存在冰箱裡的。

番茄若是被冷凍後,就很容易變軟,還會出現褐色的圓斑;黃瓜也會在冰箱裡“受傷”,變軟、變黑,而且黃瓜是一種容易被凍得發黏的蔬菜;青椒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最好放在7-8度的陰涼通風處儲存。

三、巧克力

巧克力是很多人愛吃的一種零食,特別是女孩子,喜歡一次性買很多。但是天氣漸漸地暖和起來,巧克力很容易化掉,於是就自然而然地被放進了冰箱。本以為找到了萬全之策,可過幾天拿出來一看,巧克力上出現了一層白色的霜,吃起來也不像原先那般醇香了。

專家表示,巧克力的最佳儲存溫度是5-18度,低於這個溫度,雖然可以防止其融化,但也更加利於細菌的繁殖。若是夏天想要食用巧克力,一定要少買一些;如果實在要放進冰箱,也應放在冷藏室,而不是冷凍室裡。如果是散裝的巧克力,一定要做好密封工作,取出來吃的時候,也要放至回溫了再打開食用。

四、麵包

烘焙食品肯定是剛做出來的最好吃,但是烘焙是一件繁瑣且耗時很長的過程,也不是每家都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麵包就成了冰箱裡的“常客”。

麵包的口感大多非常鬆軟,這是因為麵粉中的澱粉直鏈部分,在烘烤的過程中產生了老化。但是,麵包放置的時候越長,這些老化了的直鏈部分又會慢慢修復,使得麵包變得越來越硬。而這個過程會在溫度較低時變快。所以,把麵包放在冰箱裡,就是加快了麵包變硬的進程。

五、魚類

魚是一種非常容易腐爛、變質的食物,它的儲存溫度要達到零下30度,才能保證其不會輕易變質。而家庭用的冰箱,是遠遠達不到這樣的低溫的。這時候,不管什麼樣的魚,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發生脫水、酸臭,並且滋生很多細菌。

漢字裡的“鮮”字,左半邊就是“魚”,也就是說,魚的口感非常地鮮,可如果放在冰箱裡變臭了,還有什麼鮮味可言呢?所以,吃魚也一定要吃新鮮的,最好別放冰箱。

結語: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冰箱早已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電器。它可以儲存食物,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新鮮。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適合放在冰箱裡儲存的,甚至還會破壞其口感和營養。更嚴重的,還會使食物變質、腐壞,產生致病菌。如熱帶水果、部分蔬菜、巧克力、麵包,還有各種魚類,都最好吃新鮮的,別放冰箱裡儲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