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男人這部位出血竟是患上惡疾

男女哪個部位出血竟是疾病先兆呢?小編告訴你,有時候牙齦出血也暗示疾病先兆。牙齦出血會是什麼病呢?糖尿病,是不是嚇壞了啊?請看下面的介紹。

張先生從事家居建材生意多年,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工作原因奔波於各大城市,也耽誤了每年的健康體檢。

近3個月口腔出現異味,偶爾啃蘋果時可以發現牙齦出血,這些症狀沒有引起他的過分在意。

前幾日牙齦出現了“一跳一跳”的脹痛,而且清晨醒來發現唾液中有血絲,這才引起了張先生的緊張,而前來就診。

醫生診斷為“牙周炎”,同時檢查發現糖化血紅蛋白(HbA1c)超標,遂建議張先生到內分泌科就診,被確診為“II型糖尿病”。

張先生聽說過糖尿病的可怕和治療的難度,所以很是擔心,一度難過灰心,經家人和醫護人員勸解開導後,轉悲為喜,也慶倖早期發現了糖尿病。

其實,每年診治牙周炎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與張先生的經歷類似,因牙周問題而首次就診,如牙齦出血,口腔異味,牙齒鬆動等等,最後被診斷為牙周炎的同時患有糖尿病,這在醫學上可以稱為“牙周炎伴糖尿病”或“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炎”。

大量相關研究表明,糖尿病會增加牙周炎的發病機率,往往表現為過重的炎症表現和恢復預期較差,有效的牙周炎治療也可以減少其餘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病機率,但兩者互相促進和互相影響的具體機制尚無法闡述清楚。

因此,發生這種情況時應該“雙管齊下”,同時,關注牙周病和糖尿病的治療。

這裡就牙周病伴糖尿病治療的幾點要求向大家作介紹。

1、良好的血糖控制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

血紅蛋白與血糖的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並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觀測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濃度,通常用來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若長期血糖水準控制不佳,或血糖過高時是不宜做牙周治療,進行牙周治療時,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值控制在7%以下為宜.糖化血紅蛋白超過8%時,應首先控制血糖水準,穩定後再進行牙周治療。

2、自身口腔菌斑控制

牙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細菌、細胞間物質、少量白細胞、脫落上皮細胞和食物殘屑等組成。

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組織發生炎症和破壞的始動因數,菌斑的存在是牙周炎發生的必要條件。

糖尿病等全身促進因素有可能影響和降低牙周組織的抵抗力和修復力,並決定疾病的進展速度和嚴重程度。

控制茵斑是治療和預防牙周疾病最主要的方法,而刷牙或使用牙線、牙籤,潔治等機械方法是去除牙菌斑、清潔牙、保持口腔衛生的重要措施。

因此牙周炎伴糖尿病的治療中,個人口腔護理是關鍵而且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直接影響著癒合和對療效的維持。

菌斑對牙周炎伴糖尿病的患者具有高反應性,建議可以學習“利用菌斑顯示劑控制口腔菌斑”的方法,提高去除菌斑的效率。

牙菌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而用牙菌斑顯示劑後就能給牙菌斑染色,這樣肉眼就能看見牙菌斑了。

刷牙前進行染色,將被染色的部分刷掉,就能達到去除菌斑的效果了。

3、學習掌握糖尿病與牙周病的自我維護知識

目前,排除繼發性疾病,糖尿病和牙周炎的具體發病機制都是不明確的,依賴於系統性或序列性的治療進行控制。

因此,患者應瞭解糖尿病與牙周病的自我維護知識,積極配合醫護人員設計的治療計畫,以保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