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這麼哄寶寶當心要了他的小命

或是朋友家的小寶寶,或是自己的「熊孩子」,通常我們這些成年人一見到他們啼哭的可憐樣,就忍不住想要去安慰安慰,試圖在寶寶身上彰顯我們的「魅力」,不過最拿手的好像就那麼一招:晃。剛開始的時候耐心地、輕輕地搖晃,動作輕柔而又充滿愛意。但如果嬰兒仍啼哭不止,我們就會想:「哦,可能是我晃的太輕了?」然後很自然的加大我們搖晃的幅度,我們的目的很單純:逗。其實就是希望寶寶能破涕為笑。殊不知這種行為,很有可能會變成「謀殺」。

嬰兒的頭頸很脆弱輕微的搖晃對嬰兒腦部神經發育也是有益的,但如果搖晃過於劇烈,嬰兒的大腦、頸部可能會受到傷害。

根據英國某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嬰兒大腦重量占自身體重的27%左右;成年後,人類的大腦平均重量大約1.5公斤,只有自身體重的2.5%。

此外,出生5 個月之內的嬰兒,他們的大腦、頸部肌肉以及頸椎發育都不完善。

這些情況綜合起來,就導致其頭頸脆弱,更易受到傷害。

所以如果使勁地搖晃他們,會使寶寶的大腦和頸椎受損的風險大大提升,甚至還有個專門的名字來說這事兒:搖晃嬰兒綜合征。

什麼是搖晃嬰兒綜合征?所謂「搖晃嬰兒綜合征(SBS)」,在國外也叫「虐待性頭部創傷」。與一般的輕輕搖晃不同,這種行為是指有意或無意地猛烈搖晃嬰兒,從而使其出現腦出血、眼睛出血等情況,嚴重者可致死亡,即使是存活下來,長大後也很有可能智力低下、發育不良。

儘管搖晃嬰兒綜合症很早就有人記錄,但真正從科學角度去認識它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從外表來看,患兒沒有被虐待的痕跡或體外創傷。

十多年前,英國的一場官司讓搖晃嬰兒綜合征家喻戶曉,並使得人們能夠從科學角度上去認識它:

1997年,英國某保姆被指控謀殺一名年僅8個月大的嬰兒。但是嬰兒死時並無明顯外傷,律師和醫生在漫長的求證中才發現,孩子的死很有可能是保姆使勁搖晃其頭部所致。儘管最後真相大白,確實是保姆所為,但嬰兒卻已離開人世。

從那之後,搖晃嬰兒綜合征的名號才漸漸被世人提起。

猛烈搖晃的後果有多嚴重?猛烈搖晃嬰兒能破壞嬰兒正在發育的大腦,腦部血管通常在劇烈搖晃下被撕裂,從而出現腦出血以及眼睛出血等症狀。

根據美國某搖晃嬰兒綜合征中心的資料顯示,每10萬名兩歲以下的嬰兒,就有16~33 名嬰兒會出現搖晃嬰兒綜合征,在這些嬰兒當中,又有大約1/3的嬰兒情況會比較嚴重,甚至死亡。

在搖晃嬰兒綜合征受害者中,男嬰要比女嬰的比例高很多,占了61%。

統計的資料還顯示,大約有41%的嬰兒,曾遭受二次傷害,細想一想,有了一次還有第二次,這就得屬於有意虐待了吧。

很多嬰兒遭到傷害之後,有幸從死神手中撿回一條命,但是他們在智力乃至於身體發育方面,都很難再正常發展了。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甭管孩子是誰的,一定不要用力去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