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在醫院幹這事竟等於自尋死路

常輸液血管會有“玻璃渣”,“輸液反應”可導致死亡,有關於輸液的種種可怕說法似乎都“嚇不跑”兒科中的輸液大軍。這緣于家長的兩大誤區:一是有燒趕快退;二是輸液退燒快。兒科醫師提醒:發燒對孩子有好處!

專家認為,比“輸液雜質”更常見,眼前可見更嚴重的危害是輸液反應、過敏反應等,可導致死亡。“輸液要尊重醫師意見。”她反復強調。可目前情況不樂觀,輸液濫用情況較嚴重。就兒科情況看,最常見的情況是家屬要求給孩子輸液退燒。這裡面存在兩個問題:一、發燒是否一定要退燒;二、退燒是否一定要輸液。

發燒超38.5℃~39℃才要“緊張”

“把燒退了!”不少家長進入診室便“開門見山”地跟醫生提要求。“以為孩子燒退了病就好了,這是大誤區,對孩子沒好處。”專家說,“兒童燒到38.5℃~39℃才需要退燒,發點燒對孩子有好處。”

為什麼?原來,發燒能調動人體免疫反應,幫助對抗病魔;低燒還能抑制病原體繁殖。此外,發燒隱藏的病因多種多樣,發燒的程度代表著疾病的嚴重程度,盲目退燒會掩蓋原有疾病。

“況且,有些燒很難退,如免疫性疾病川崎病導致的發燒,需要規範治療,一般退燒藥退不了燒,要使用激素,而用激素會影響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甚至加重疾病。”專家說。

當然兒童發燒不能完全置之不理,發燒超過38.5℃~39℃就要採取措施退燒,因為兒童高燒容易引起熱性驚厥,長期高燒可引起機體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