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男人這裡變彎了小心影響壽命

腰脊椎側彎以腰脊椎的某一段持久地偏離身體中線,使腰脊椎向側方凸出弧形或“S”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腰脊椎側彎表現為肩和骨盆的傾斜,長期不對稱姿勢,優勢手、下肢不等長,多發生於青少年。很多人由於不知道腰脊椎側彎的危害,從而不重視治療,導致了嚴重後果。那麼,腰脊椎側彎會給患者帶來哪些嚴重的傷害呢?

一、影響腰脊椎外形

腰脊椎畸形會發生肩背不平、腿腳不等長、駝背雞胸、身材矮小等問題,表現為外貌異常,與他人不同等,容易產生自卑、自閉、抑鬱等心理疾病,影響心理健康。

二、影響壽命長短

腰脊椎畸形可引起腰背疼痛、椎管狹窄、神經受損癱瘓等,造成胸廓畸形、內臟位移、腹腔減小等生理改變影響呼吸、小花、內分泌功能,從而出現消化不良、心跳異常、失眠心慌、頭暈頭痛、肢體感覺障礙等。拖延時間越長、腰脊椎畸形越嚴重,越危及患者生命,一般而言,腰脊椎畸形患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人普遍短。

三、對心肺功能的損害

當Cobb角大於40°時,大部分患者雖然臨床上尚無肺功能障礙的表現,但肺功能檢查已經顯示存在肺儲備功能的降低。而嚴重的腰脊椎側彎畸形,還可合併前凸或後凸畸形,造成胸廓顯著變形,導致肺組織受壓與移位元,使肺內小氣道及毛細血管床發生扭曲,並造成肺順應性下降及呼吸與迴圈阻力增加。由此,進一步發展則出現肺-血液氣體交換功能障礙,甚而發生肺動脈高壓,以及肺心病等嚴重後果,從而嚴重影響到心肺功能。

四、影響胃腸系統

可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在神經系統,可有脊髓、神經很受壓等症狀。因此,嚴重腰脊椎側彎者,由於主要內臟功能障礙,全身發育不良,軀體瘦小,肢體麻木,體力脆弱等。在中年以後可出現局部疼痛,或肋骨對骼骨翼的擠壓痛。

從小預防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在早期時候不大容易發現,很多患有脊柱側彎的孩子都是在洗澡時背部隆起,或走路時軀幹歪斜,雙肩不等高而被父母發現的。脊柱側彎對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最近幾年,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多青少年開始患有脊柱側彎,對他們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父母應該積極預防孩子脊柱側彎。

1、嬰兒不要坐得過早。有的媽媽不明就裡,當寶貝只有3-4個月齡時,就給寶貝裹著被子讓他坐起來,一坐就好幾個小時。長時間地用同一姿勢坐著,嬰兒脊柱周圍的肌肉不夠強壯,容易疲勞,無法支撐身體,容易埋下脊柱彎曲的隱患。

2、避免單側抱重物,肩挑重物應以兩側肩部輪流負擔,避免長期使用單側,以免造成胸椎側彎。這也是脊柱側彎的預防方法有什麼中應該做到的。

3、骨科專家說,在孩子長身體的時候,應該攝取足夠鈣質,防止骨質疏鬆症提早發生,含鈣食物有乳酪,牛乳,甘藍菜及豆腐等。

4、孩子坐的姿勢要正確,寫字、看書時要坐正,不要歪著趴在桌面上,同時應適當地變換體位與休息,以免造成脊柱側彎。

5、坐姿必須端正,若須長時間端坐時,所坐的椅子必須有靠背,且椅背的角度不可大於115度,臀部與椅背必須緊靠,若能在腰部加墊一個護腰墊,則更能保持腰椎的正常弧度。

6、平時在走路的時候,挺胸而非挺著肚子,以免腰椎往前突而造成腰椎神!經壓迫,懷孕婦女尤須注意。

7、平時應該進行適量運動,強化肌肉,增加關節柔軟度,以保持良好姿勢,防止骨骼老化,減緩鈣質流失。

8、在睡覺的時候,為保持頸椎正常弧度,應將枕頭改為符合人體頸部工學設計的健康枕頭,避免睡高枕。

保護腰椎 從改變姿勢開始

按摩拔罐均是輔助療法

醫學上所講的腰椎病,涵蓋了“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扭傷、腰椎退行性病變、風濕或類風濕性腰痛、腰椎結核、風寒濕性腰痛、濕熱性腰痛、腎虛性腰痛”等疾患。其中以腰椎間盤突出最為多見。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椎間盤老化以後,彈性降低,在某種因素下造成纖維環破裂,髓核被擠壓出來,壓迫刺激周圍神經根血管,而出現痛麻等症狀,發病時腰部呈撕裂樣劇痛,臥床休息後疼痛減輕,活動或咳嗽,噴嚏,均會引起疼痛加劇,並沿坐骨神經走行路線向腿部放射。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一般有以下幾種療法,但無論哪種療法,急性發作期都需要臥床休息。

物理療法

包括按摩推拿、針灸、電療、拔罐等,此類療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為主,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由於腰椎病的病人多數伴隨慢性腰肌勞損,梨狀肌肉緊張,腰椎病物壓迫的神經隨神經走過的部位肌肉痙攣造成腰腿痛,一般醫院會用理療、推拿、針灸等治療手段來緩解肌肉的緊張和痙攣。但這只屬於輔助療法,一般不能從根源解決病症。

藥物療法

吃藥、打針、貼膏藥都屬於藥物療法,主要有消炎消腫、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在病早期或急性期,效果比較明顯。但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長期使用,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封閉療法

將藥物注射於痛點和神經根周圍稱為封閉療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迴圈的作用。

手術治療

近年來,顯微椎間盤摘除、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了腰椎病能否運動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來說,是否能進行體育運動,要視病情輕重決定。一般來說,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發作期,一定要臥硬板床休息,並適當採取治療,絕對禁止體育運動。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急性發作緩解期或已經緩解僅有輕微症狀的患者,可適當參加體育運動,但要緩慢進行並適當控制活動量,循序漸進。切忌突然、劇烈地運動,且要對運動項目進行選擇,初期應選擇腰部活動和負荷相對少一些的運動專案,並在運動時採取佩戴寬腰帶或腰圍等保護措施。

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游泳運動較為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但應注意運用正確的游泳姿勢,游泳池水溫不宜過低,游泳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

只要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加重,就必須休息,待症狀好轉後方可再進行體育運動。總之,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適當地進行一些體育運動,不僅可增強腰部血液迴圈而起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作用,還可以加強腰背肌的力量,使腰椎穩定性增強,起到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的作用。

常搓腰眼能預防

可進行預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方法如下

1.揉腰,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旋轉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

2.擦腰,兩手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熱為止。

腰椎間盤突出症恢復期也可以採取以下鍛煉方法

五點式

仰臥,下肢伸直,兩腳後跟、兩肘後部著地,盡力挺胸3~5秒,重複10次。

半橋式

仰臥,兩腿彎曲90°,上肢自然放鬆伸直,然後將髖、背抬起5~10秒,重複10次。

飛燕式

俯臥,兩下肢及上肢伸直與頭部一同抬起3~5秒,重複5次。

姿勢最關鍵

儘管隨著年齡的增加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骨量的丟失,肌肉和韌帶的力量和彈性逐漸變弱,但採取預防措施可有效減緩其進程。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意姿勢問題:

坐位工作

保持正確姿勢,避免彎腰駝背懶懶散散。應使用硬靠背的椅子,使脊柱略彎向前傾,腰部垂直緊靠在椅背上,儘量使一側或雙側膝部高於髖部,椅子過高時,可在腳下放一矮凳踏在上面。

站位工作

站位時保持腰部平直;長時間站立工作時應經常倒換著讓一條腿休息(如用一隻腳蹬在一隻小凳上),長時間直挺著膝部不彎曲會使腰部受傷。女性要避免穿高跟鞋。

睡眠時

睡眠使用的床墊要挺實,一般宜用木板床。不要俯臥睡眠。仰姿睡眠時,宜在膝下墊一個枕頭。側臥位睡眠時,應使一條腿屈膝。

提重物

提重物時要屈膝下蹲,保持脊柱垂直的狀態,使物品儘量靠近自己的身體,用腿部的肌肉力量站立起來將物品提起,避免突然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