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癌症患者居然都有這三種變化

癌症作為一種嚴重的疾病,對人的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由於迄今都沒有找到治癒該病的有效方法,一旦被確診為癌症,大多數患者仿佛接到了死神的邀請,心理的反應是極其強烈的,人們往往“談癌色變”。在癌症被發現的初期,病人有震驚、懷疑、緊張、悲觀等心理變化,在治療期間,病人還可能由於懷疑治療的有效性或害怕治療所致的副作用而出現明顯的心理變化。下面就跟隨小編一塊來看下,癌症患者的心理變化有哪些吧。

(1)治療反應。

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對癌症病人不可避免地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癌症病人的手術治療一般都是根治性手術,創傷程度比一般的手術要大,相應的心理反應也較強烈。比如肺癌患者,要進行肺葉切除,手術前後顧忌的是生命安全,稍後便會擔憂呼吸功能受影響等。女性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後同樣也是顧忌生命安全,2~3個月後,便會擔憂手術對形體美的影響以及對性功能的影響等。化療一般引起頭髮脫落、噁心嘔吐、乏力疼痛等,這些明顯的副作用會加重患者早已存在的心理負擔,化療的效果也時常成為其憂慮和過分關注的問題。

(2)疼痛。

癌腫的疼痛多種多樣,一般早期比較輕,晚期比較厲害。疼痛的輕重取決於癌腫的性質、種類以及對正常組織侵襲壓迫的程度和範圍,可表現為局部刺痛、跳痛、灼痛、隱痛或放射痛等,常難以忍受,尤以夜間為甚。很顯然,疼痛使患者的心理負擔進一步加重,更感恐懼和不安,同時又嚴重影響飲食、睡眠和休息,形成惡性循環。

(3)食欲減退與消瘦。

癌症患者均有食欲減退的表現,且呈進行性發展,繼而出現進行性消瘦。這種情況一方面固然由疾病本身所引起,比如腫瘤侵襲以及抗癌治療的副作用致生理生化發生改變,影響消化功能;另一方面與心理變化有極大的關係。患者由於對癌症的恐懼而引起極其強烈的焦慮和抑鬱情緒。意志薄弱的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仿佛天就要塌下來了,惶惶不可終13,焦慮不堪,鬱鬱寡歡,悶悶不樂,不思飲食,並且隨著機體狀況的惡化情緒愈來愈差,以致精神萎靡不振,最終喪失與疾病作鬥爭的勇氣和毅力。

小編說:

通常臨床上對放療的恐懼和擔憂主要是針對其放射性,因為一般人都知道,射線對身體有危害,癌症患者可能會憂慮放射性治療對正常組織的損害,害怕出現放射性疾病,當然,對療效的關注也是明顯的。因此,患者在放療中或放療後可能會出現明顯的抑鬱和焦慮等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