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托物言“痔”!細數那些絕妙的民間偏方

仲夏時節,狂熱席捲大地,躁動中,夾雜著很多疾病帶來的疲倦。炎熱的天氣,汗水揮如雨下,疲乏的軀體,再加上休息時間不充分,很多疾病自然而然地找上門,而痔瘡,更是不請自到,很無奈地就被痔瘡“關照”了。痔瘡伴隨著的痛苦與難堪,全是眉宇間的憂愁,不想被“痔瘡”再三關照?民間有絕招!

直腸下端黏膜下或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稱為痔。位於齒線以上者為內痔,以下者為外痔;一部分在齒線上,另一部分在齒線下者為混合痔。臨床以便血、疼痛腫脹為特點。痔的治療方法很多,祖國醫學有豐富的治療經驗。

方一、橡樹液

【組成】橡樹細枝1尺。

【功能】清熱涼血。

【適應證】外痔。

【制用法】將橡樹細枝一端削成坡尖,火燒另一端,坡尖即有液體滲出,手蘸滲出液塗抹痔核。1~3次痔核即消。

【來源】民間方。

方二、公英齒莧湯

【組成】蒲公英40克,馬齒莧30克,黃芩10克,明礬10克。

【功能】清熱消腫,消炎止痛,活血祛瘀。

【適應證】痔瘡。

【制用法】將上藥加水2500毫升,煎開後用微火維持半小時,然後濾出藥渣,待藥液稍溫可熏洗患處。每日1劑,使用2次,每次15~20分鐘,一般堅持連續使用3~5日症狀即可明顯減輕或消失。

【來源】民間方。

方三、當歸白芍湯

【組成】當歸12克,生白芍12克,槐花炭9克,烏梅肉9克,防風9克,地榆炭15克,荊芥炭9克,炮薑炭6克,升麻9克,黨參15克,雲苓15克,山藥15克,陳皮12克,炙甘草6克。

【功能】健脾養血,祛風止血。

【適應證】痔瘡下血。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來源】《神州秘方》。

方四、芒硝蔥白煎

【組成】帶須蔥白250克,芒硝12克。

【功能】祛風消腫止痛。

【適應證】外痔。

【制用法】蔥白切碎,加芒硝,水煎,熏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5分鐘。

【來源】民間方。

方五、腐蝕拔毒錠

【組成】白砒3克,斑蝥(去翅、足)3克,巴豆仁3克,老山明雄9克,硫黃1.5克,小麥面10克。

【功能】脫管化痔,消腫止痛。

【適應證】肛門瘺管可使瘺管脫落,癰疽證見頑肉不脫者也可用本品脫掉。

【制用法】將前4味研細末,再與硫黃共泥狀,攪拌均勻,加入小麥面和水適量,和呈硬泥狀,搓成錠子,長短大小不拘,置炭火上焙乾即成。用時視病量藥,若口大而淺者,研末撒瘡口即可,若破口大而瘺管深者,以錠插入管內,外敷膏藥,4日內不可揭開,6~7日方見效,一般1次腐肉即隨膏藥脫掉。

【來源】《神州秘方》。